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百鸟之歌,萦绕于耳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公安报 夏晓露 参加讨论


    电影《百鸟朝凤》是根据作家肖江虹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是导演吴天明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影片反映了陕西渭南地区唢呐艺人在坚守传承时的困惑与迷茫。


     13岁不到的游天鸣被父亲逼着向唢呐王焦三爷拜师学艺。焦三爷说:“咱们唢呐好歹也是一门匠活,既然是匠活就得有人担起责任,把这个活传承下去。”因为看重游天鸣的孝心和责任,焦师傅把他定为焦家班的唢呐传人,在师傅眼里,“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把这活传下去。”唢呐是匠人的灵魂。一支传了五六代的金唢呐只能吹一个曲子,就是《百鸟朝凤》,这代表了要把唢呐这门手艺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愿望。
    然而,当扛起游家班的游天鸣开始独立接活的时候。时代发生了变化,新的文化开始冲击这个偏远的乡村,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着新的时尚文化并考虑到生存的必需。唢呐班子开始人心涣散,最后溃不成军,无以为继。而结尾更让人有些失望,在唢呐班穷途末路之时,只有县里的文化局长上门要来录制一台唢呐表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镜头与对话一闪而过。从县城街头一座仿古建筑屋檐下传来悠扬的唢呐声,那是一个乞丐在吹,焦师傅的坟头只有游天鸣孤独地吹着唢呐,焦师傅的影像从坟头慢慢浮现,目光依然坚定,但随着镜头推向远方,焦师傅淡出画面,演绎出民族文化由繁盛到衰落到成为一种“祭奠”。
    影片里,在中西文化的对垒中,戴墨镜的小流氓把唢呐一脚踩断,这一脚像是踩断了传统文化的“根”,踩出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现状。镜头从混乱的砸场置换特写,焦师傅在愤怒中捡起被踩断的唢呐抚摸着,无奈地背着手,孤独地走向荒野那条黄土路上,镜头推向远方,延伸到视野以外,与天连成茫茫一片,看不到路的尽头。看到这,一股悲凉之感袭上心头,以唢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许真的是前路茫茫。
    礼乐文化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唢呐在当时的乡村文化中处于至尊地位,红白喜事都离不开震撼天地的唢呐曲,它成为当时人们一种情感的寄托,像荒漠中的一滴水滋养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延续着中国礼教的一种乐器形式。影片中,焦师傅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一排排古铜色的宝贝唢呐正隐喻着礼乐文化的传承。当然,震撼我的还有焦三爷的目光,那坚定、固执,又充满无奈的目光,不仅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传统礼乐的坚守,也反衬出了背后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导演在独特的个人西部体验、特殊的时代背景的共同作用下,让《百鸟朝凤》体现出鲜明的西部视觉意象、崇高的悲剧美和悲悯的人文情怀。
    影片中,除了对唢呐本身这一乐器被毁的痛惜,真正让我们感到彻骨之痛的是传统文化与新价值观对抗的失败。传统的民俗文化经历着暴力干预与压抑,使传统与现实对立,构成了影片的悲剧内核。焦三爷锲而不舍的坚守是令人敬重的,但坚守也要有资本。而在影片结尾,并没有指出一条出路。影片渗透着导演吴天明植根于土地的忧患意识、现代意识和抗争精神。唢呐最终缩进时代的屋檐下,焦三爷则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悲剧缩影。“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而是吹给自己听的”,它有着大自然的诗性与亡者的灵异,是阴阳合一的交融,又是新生与死亡的轮回奏鸣。活着的我们,能站在茫茫的黄土地上听《百鸟朝凤》是福,百鸟之歌真是好听。
    乐,萦绕于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