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文物鉴赏 >

观出土文物 读美好中华首都博物馆举办“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光明日报 邱爽 参加讨论


    
    叔五父铜匜,西周晚期,陕西眉县马家镇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朱岩摄/光明图片
    
    铜鼎,商代晚期,河南荥阳小胡村商墓出土。朱岩摄/光明图片
    
    女伎乐俑,隋代,山西太原虞弘墓出土。朱岩摄/光明图片
    
    青铜镈上的装饰,西周时期,湖北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出土。朱岩摄/光明图片
    当考古遇上艺术,会带来怎样的全新体验?走进首都博物馆一层方厅,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日前,“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参展文物涉及21个省、49家单位,共360件(套),多为1995—2016年历年的全国重要考古发现,涵盖了历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部分成果。
    展览从古人对美的认识的角度来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对美的认识不应该以当下人对美的评判标准来衡量,我们希望把‘美好’的概念还原到各个历史时期,用代表当时文化、工艺的文物,多方面综合性地诠释这一主题。”首都博物馆策划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展览策展人之一的俞嘉馨说。
    符号纹饰之美
    在遥远的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的抗争和共处中,萌生了最初的审美意识。他们以简单的线条刻画在岩壁、陶罐上,表达对天地万物的质朴认识。这些早期的“美术作品”在展览中以一组很不起眼的“破罐碎陶”来呈现,不过这些可都是专家美中选美的珍品。其中,有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装饰有太阳纹、兽面和八角星等图案的陶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几何形图案壁画,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陶瓶等,展现了远古时期美的萌芽。
    在展览的序厅,第一件文物就是典型的仰韶文化彩陶盆,出土于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这件彩陶盆外壁的纹样,是庙底沟文化代表性的花纹,这与早期西安半坡遗址多用直线,后喜用几何纹样不同,其复合了垂弧纹、弧边三角纹、窄带纹、圆点纹等多种图案。”俞嘉馨介绍,彩陶纹样从这一时期开始变得圆润而富于变化,在变化中透露出规律,是原始艺术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这件彩陶盆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底小、口大、肩腹部丰满”,这样头重脚轻的造型如何才能稳稳立住?首都博物馆藏品管理与文化遗产调查部副主任、首都博物馆展览文物布展总负责人李健说:“当时的人很聪明,他们在地上挖一个小坑,把彩陶盆‘坐’在里面,又稳固又安全。”
    说到纹饰之美,就不得不提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此次展览也汇集了各地出土的多件青铜器精品,主要集中在第二单元展出。俞嘉馨介绍,商代和周代的青铜器在纹饰上有很大不同。商代青铜器多为满饰,除了刻画主体纹饰,还会用精细的纹样填满空白部分,好比在画布上着了一层底色;而周代青铜器对主体纹饰塑造得非常细致,但对纹饰之间的空隙则做了留白处理。
    造型工艺之美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手工技艺的提高,对美的表达也更加丰富多样。秦陵兵马俑、楚汉漆器、宋元瓷器……不同材质、不同工艺、不同造型的文物,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展览中有一件湖北荆州博物馆的明星展品——虎座凤鸟漆木架鼓。这件硕大的漆器被摆放在第二单元中心展柜里,主体是两只背对背的凤鸟造型鼓架,鼓架上有三个环将鼓挂起,凤鸟脚下各踩一只老虎。整件器物造型别致典雅,设计巧妙,体现了楚人绝妙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秦始皇陵兵马俑举世闻名,此次展览也请来了一件跪射俑。在欣赏完跪射俑之后,可不要错过它背后的几件汉代陶俑。对比这几件陶俑,会发现它们之间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中间最高的是四川成都六一一所出土的东汉庖厨俑,采用雕塑手法,用刀刻画出衣褶,很有立体感。两边是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的西汉陶俑,采用彩绘手法,在平整的表面上画出领口袖口。俞嘉馨说:“不要小看这点区别,艺术上一个不同的呈现方式,可能背后有其漫长的变化过程。”
    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成为主导社会意识与潮流的中坚力量。位于陕西蓝田的吕氏家族墓,是北宋文坛名士、金石学家吕大临及其家族成员之墓,墓中出土的随葬品真实反映了北宋士大夫阶层精致的日常生活。随便一件渣斗,用的都是耀州窑青釉刻花的瓷器。渣斗又称唾壶,是用来吐污秽物的,流行于魏晋至宋代。“明代的瓷器里也有一类叫渣斗,器形跟它近似。”李健认为,“明清时期所谓的渣斗,实际上是花器,就是花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渣斗。”这件渣斗口沿内刻折枝牡丹纹,外腹刻莲纹,刻花流畅,技术精湛,代表了耀州窑刻花技艺的巅峰水平。
    文化多样之美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端,很早就与周边甚至更远地区有着经贸往来,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在与不同文明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西汉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山西太原隋代虞弘墓中出土了一批反映中亚文化的文物,对研究北朝至隋代中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具有重要价值。本次展出了虞弘墓中的两件人俑,一件是高鼻深目的持壶男侍俑,另一件是反弹琵琶、脚踩莲花座的女伎乐俑,都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特征。
    想要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不妨看看“南澳I号”的出水文物。“南澳I号”是广东南澳岛的一艘明代商贸沉船,俞嘉馨介绍,沉船遗址的出水文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销商品,“我们去东南亚旅游的时候可以去当地博物馆看看,很多东西都很熟悉,这反映了我们对外域的影响”;另一类是定制商品,即按买方要求的纹样、造型生产出来的商品。这些曾经的商品,如今的文物,为研究明代海上贸易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资料。
    文物无言,却记载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古人的生活面貌,更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与好,以及这一审美意识背后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