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在西安北沈家桥村发现的秦杜虎符。 秦阳陵虎符,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两晋虎符 宋代牛符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虎符缘何选用“虎” 虎符是兵甲之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春秋战国秦汉时通常作虎形,方称 “虎符”。之所以选用虎形,除过虎为百兽之王外,主要应该是在“四神”中,虎与龙相随,虎代表西方,属金,色白,亦称白虎,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且具有避邪、祈丰及惩恶扬善等多种神力的原因吧。 “虎符”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后,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 两半虎符的形状、铭文都是相同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就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这就是“符合”二字的来历。 各有来历秦虎符 1973年在西安北沈家桥村发现的“杜虎符”,为战国时期至秦朝的文物,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枚虎符尾端卷曲,作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虎身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 这枚 “战国·秦·杜虎符”铸于秦惠文君称王前,秦国只有惠文君一人称君,所以,杜虎符应是惠文君在位时制作的。而铭文中提到的“杜”地,为战国时秦国杜县,故址在今西安市南。“战国·秦·杜虎符”上的铭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且保存完好。特别是40个错金字,是在虎身镂刻阴文,再将金丝嵌入阴文之内,最后镂平打磨光亮,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熠熠闪光。字体绝大部分是小篆,规整挺秀,反映了中国古代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 目前发现的秦虎符共有4件,除“战国·秦·杜虎符”外,还有“秦新郭虎符”、“秦阳陵虎符”和“东郡虎符”。“秦新郭虎符” 铭文有:“右在王”,可能是秦惠文君称王后,至秦始皇统一六国间使用,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秦阳陵虎符”铭文有:“右在皇帝”几个字,证明这是秦始皇统治时铸造的用品,被中央政府授予驻守阳陵(今高陵)的将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东郡虎符”是1953年周至文化馆征集到的,上刻铭文中有:“右在皇帝”字样,应是秦始皇统治时用品,但也有专家质疑其真伪。 1979年,陕西凤翔出土过一件金虎符,这件虎符没有铭文,且体型较小,高仅2.3厘米,长仅4.8厘米,重35.6克。这枚虎符也为卧虎状,但造型夸张:虎巨目大耳、张口露齿、四腿曲卧、长尾上卷,通身纹饰为凸雕和阴刻,背面还有扣槽。可惜的是,这枚罕见的金虎符仅存半符。此件虎符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用品,而秦国首都最早在雍(今陕西凤翔东),有可能也是秦国所制,但也有专家认为似为仿虎符之作。此件虎符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得见天日有奇缘 “秦阳陵虎符”的发现很有趣。它是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抗战期间在重庆偶然发现的。郭沫若在空闲时喜欢逛地摊,有一天,他在地摊上发现了一件造型古朴的铜老虎,认为它可能是件文物,便随手拿起来观看。不想这铜老虎突然分成两半,对文物素有研究的郭老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兵符,随即买了下来。拿回去之后仔细考证,果然是一件古代虎符。谁也没有想到,一件极其罕见、珍贵的文物,就这样戏剧性地被发现了。 而“战国·秦·杜虎符”的发现也很有趣。上世纪70年代初,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的一名少年杨东峰,在村西帮大人平整土地时发现了这枚虎符,他拿回家后放在了家中的窗台上。因为这件东西当废铜卖太轻,值不了几个钱,于是就成了几个孩子手中的玩物。后来杨东峰先是把虎符拿到西安市文物商店,可人家不收,又拿到碑林博物馆,才被鉴定为文物。传说杨东峰当时要求博物馆能给他奖励一套当时流行的红卫兵军服,可惜博物馆没有,就给他奖励了7元钱。 虎符在隋被改称为麟符,到了唐高宗时代,又辟先祖李虎名讳,改为鱼符、龟符。而这时虎符也已不仅是军事调兵用途的兵符,还成为身份的一种象征。 孔明持符夺三城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故事。围绕兵符,历史上有战国时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著名典故。《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也写到,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趁周瑜与曹仁激战,南郡空虚,命勇将赵子龙夺城成功,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翼德袭取了荆州。接着又差人携兵符,诈称曹仁求救,诱使守襄阳的夏侯惇引兵出,却教关云长乘机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件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还受了箭伤的东吴都督周瑜却一无所获,气得金疮迸裂。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的作用之大。 以上所介绍的这几件极其珍贵、又有点神秘的虎符,不管它是铜的,鎏金的,还是纯金的,让人惊异的是竟然全都和陕西有关,让我们感到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无处不在。确实,要想了解五千年的中国,必须先得了解陕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