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发现母亲》:婴孩的一年等于十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发现母亲》:婴孩的一年等于十年
    
    

     
    
    

    推荐人:王晨
    
    推荐理由:家庭是最早最好也是最高的学府,在这个学府里,尽管人的生物体脱离了母体,但是它实际上同母体仍然没有分开,仍然有一个未分化期。母亲和婴儿仍是一体的,仿佛是一对连体婴儿那样,婴孩的一年等于十年,您知道么?走进《发现母亲》,你会打开一扇大门,那里有新的天地。
                                                                                                                                                             
    
    

    第二次诞生更重要。
    环境刺激对动物大脑发育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幼年期的激励甚至可以改变大脑的化学功能──丹尼斯:极少量的感觉激励对婴儿都能产生很大的成效──早期环境促进大脑发育的原因所在──只要自幼饲养,不论多么凶猛的动物都可以驯养得很好──驯服植物也是一样,越迟越难见效。
    人在出生时大脑的大部分还是空白,还要在出生后继续形成,还要经过第二次诞生,也就是在接受外界各种信息的刺激下人脑才能最终变得聪明和完善。早期外界信息的刺激不仅对人脑的完善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而且就是对可塑性较小的动物大脑的发育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对狗、猫、鼠、猴等数千次的动物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在动物的幼年期给予激励,那么比起那些未受激励的同类来则成长得更快也更机灵些。如果有两只小鼠,一只出自较为迟钝的血系,另一只同龄小鼠则出自较为机灵些的血系,人们在幼年期给前者以额外的激励而不给后者,那么,那只生来迟钝的小鼠会比后面那只生来机灵的小鼠活动能力更强。不仅如此,给予激励是在断乳期之前还是之后,对受试动物的影响也很显著,得到激励更多更早的动物显得更为机灵。
    例如,海莫维赤曾用两组在遗传学上完全相同的幼鼠进行对比实验。甲组幼鼠生长在密闭的笼子里,活动受到很大限制,知觉刺激也很有限。乙组幼鼠生长在富于刺激的气氛中,笼子有走廊和能够探索的地方,环境是自由的。两组幼鼠长大以后进行学习能力测验,结果是,甲组的错误几乎比乙组多一倍(233:132)。由此可见早期环境的贫乏单调和丰富多彩,对后来认识能力也就是大脑功能的影响。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早期环境对大脑发育的影响,克雷赤等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把一群同胎雄鼠任意分成两组。甲组养在接受优良刺激的环境里,生活在光线充足周围热闹的笼子里;乙组养在极端寂寞的环境里,单独监禁在暗淡安静的笼子里,不受训练,实验者也不理它们,它们也不接触别的老鼠。甲乙两组虽然处于不同的环境,但是在实验的全过程,两组都给同样的标准食物,不受限制。长大到105天后的解剖结果显示,它们的大脑组织居然也有明显的不同。
    在丰富多采环境中的甲组比对比的乙组,大脑组织的发育有许多优越的地方。首先,大脑皮层大些、深些、重些,神经胶质细胞数目增多。其次,神经细胞体和核大一些,供应皮层血液的血管粗一些。第三,多刺激的甲组的脑有更有效的酵素系统……总之,早期受到激励的甲组,大脑在生理学和生化学方面具备了更好使的条件。
    克雷赤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那就是早期的激励不仅可以使老鼠变得更机灵,而且甚至还能改变大脑的化学功能!
    上面这个结论对动物来说具有普遍的意义吗?科学实验的结果显示是肯定的,而且越早对动物大脑的影响越大。
    例如,刚生下来的幼猫是睁不开眼睛看不清楚动物体的,但是却能透光。通常要到第十天才能睁开眼睛看清东西。如果在这可以透光但是还睁不开眼睛的十天内,用手术把幼猫的眼皮缝上,让光一点儿都透不进去。九天以后,再拆线把眼睛打开,结果这只猫就成了盲猫,而不能区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了。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样的猫脑,就会看出其大脑皮层视觉区和相关部位的突触数量比正常猫脑大为减少。
    如果是出生后立即作这种手术,两三天后拆线,那么幼猫也会变成不完全的盲猫。但如果是在幼猫已经睁开眼睛之后再作手术,那么幼猫则不会变成盲猫了。
    这说明猫眼必须在早期接受光的刺激才能发育成长。如果在它的敏感期里接受光的刺激,发育的基础已经打好,再作这种手术就不会成为盲猫了。
    动物如此,人也如此吗?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斯对德黑兰三所孤儿院的研究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第一所孤儿院里,大多数孩子进来时都不足一个月大,婴儿们几乎一直睡在单独的摇篮里,4名收入很低的护士看护着住在一间房里的32名婴儿。这些婴儿仰卧在软垫上,在他们自己学会坐起或翻身之前,很少能有这些活动的机会。当婴儿们终于自己学会坐起来后,为了防止他们从窄窄的摇篮里掉下来,护士们就把他们放在地板的地毯上……
    当这些孩子长到3岁,就被转到与此相似的第二座孤儿院。在这个孤儿院里,丹尼斯发现,在1岁到2岁之间的孩子,能自己坐起的还不到一半,会走路的则没有一个——而正常家庭抚养的孩子,在9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会自己坐起了。这些孩子中,只有1/6能在地上爬动。在这座孤儿院的2岁孩子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能够扶着别的东西站起来,不到10%的孩子会自己走路。而3岁孩子中,虽然大部分都学会了自己站起,但只有15%学会了自己走路。
    第三所孤儿院同上述两所恰成鲜明对比。这里的婴儿大部分原先也被送入第一座孤儿院,后来因为他们比其他孩子显得迟钝,才被转移到这里。可是在这里他们却健康成长了。因为护士们努力用母亲的方式照顾他们,孩子们同护士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们被抱着喂食,有时把他们扶着坐起来,给他们玩具玩……
    结果,这些被认为是智力迟钝的孩子,在一两岁之间,比那些被认为是正常的孩子能力的进步还要快些。大部分1岁的孩子都会自己坐起,有几个还会自己走路;所有2岁大的孩子都能坐起来,爬动,或者扶着椅子或大人的手走路。
    在随后对黎巴嫩贝鲁特一家孤儿院的研究中,丹尼斯做了一项实验。参加实验的弃婴年龄从7个月到1岁不等,其中没有一个婴儿能够自己坐起。实验就是每天把他们抱离他们的摇篮,到旁边的小屋子里呆一小时。在那儿他们可以靠坐在低椅上,或泡沫橡皮垫上,还给他们各种各样的东西玩耍,如鲜花、纸袋、彩色海绵块、彩色塑料碟等,但没有大人陪他们玩。
    可是所有婴儿都很快学会自己坐起来,尽管有些孩子要慢一些,大家都很高兴一起玩起这些东西。就因为这每天一小时的感觉激励,这些婴儿活动能力进步的速度竟四倍于平均水平。因此丹尼斯指出,在婴儿的发展过程里,甚至极少量的感觉激励都能产生很大的成效。由此也不难想见,如果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能受到不断的环境激励,这种效果又将会是何等巨大了!
    为什么早期的环境激励能促进动物和人类的大脑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呢?目前的解释是这样的。
    首先,外界的刺激使神经末梢肥大,突触也变大,因而与相邻的下一个细胞膜接触的面积就增大,这样神经冲动到达后给下一个细胞的影响就相应地增大。
    其次,外界刺激使神经末梢分支,末梢数量增加,突触的数量增加,这样可以和更多的细胞建立联系。
    再次,外界刺激时突触上的囊泡数量增多,因而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的量也增多,对下一个神经细胞的作用也加大。
    最后,外界刺激时细胞体变大,神经纤维变粗,和其他神经细胞的接触面加大,因而可以较多地影响周围的神经细胞。
    其实,根本不需要用这些枯燥的科学实验来加以证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早已告诉人们,无论是对于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的早期环境对它们今后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
    例如,不论多么凶猛的动物,只要是自幼饲养的,总有可能养得很温驯或相当温驯,尽管成年发情或老年变态时会发生某种变化。但是从野外捕捉到的成年猛兽,却是很难达到驯化目的的。著名动物学家、现代动物园的创始人海京伯在他的自传中就曾这样写道:“食肉类猛兽无例外地只要是幼年捕获而且合理对待,全都可以驯化成为玩畜。除非把它们激怒,所谓野性是不会爆发的。对野兽作驯服工作,敢说我比任何人都更有经验。然而,捉到的成年野兽,怎样处理都很难,根本不可能把它驯化到幼兽很容易达到的程度。对捕到的成年兽,至多只能做一番表面驯化罢了。”
    再如植物。
    从事植物育种的人都知道,要驯服一种植物,如让它受到耐寒的锻炼,那么就必须抓紧种子出苗后的最初几天,错过了这个早期,越迟驯化就越难见效了。
    植物个体是这样,植物品种也是如此。老的野生品种最难于风土驯化。其次是变种,变种之中也是产生不久的种间杂种比较容易驯化,变异范围也比较大。杂种幼苗早期是可塑的,适应能力最强。
    植物的嫁接更是如此。嫁接时既要考虑个体发育是早期还是晚期,也要考虑树种是老的还是新的,一般用来作接穗的品种通常都是起源久远、性质稳定,不易改变的品种,相反,砧木则要采用个体发育能力还比较弱的幼龄种。
    动物、植物尚且如此,早期环境对人成长发育的重大影响我们也就不难想象了!
    
    
    
    责任编辑: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