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清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形成是数量多品质高的民族文学创作成就的映现,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一次次文学话语的体现,是秉承与传播清代之前多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互文性表现。...
在汉字的长廊中品味风景,让人感怀千年往事的悠长。 据唐代学者封演考证,文字的起源,是从模仿动物的行迹开始的。《封氏闻见录》卷二“文字”条谓:“黄帝史官苍颉视鸟兽之迹...
2019年孔子学院迎来了成立15周年的纪念。12月9日,“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将在湖南长沙召开,此次大会以“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融汇全球的智慧为世界中文教学...
近年来,围绕中国美学的话语体系构建,学界产生了很多讨论。如何对待中国古代美学,如何对待外国美学尤其是西方美学,如何对待中国现代美学,都成为学人思考的重要问题。有人...
摘 要: 如果将瞿秋白文艺大众化研究的“同情性理解”研究方法向前推进一步,深入分析瞿秋白面临的国际层面、国内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三重压力,可以发现瞿秋白无产阶级文化领导...
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6月6日《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的讲话》中说:“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
光明日报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陈海波)中耳对哺乳动物听力至关重要,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机制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海冰、王元青和...
摘要:以中国当下流行的20个新词为例,通过对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可以研究流行新词翻译的可接受性程度,并揭示影响对外翻译可接受性的因素和翻译策略。研...
摘要:双音化是中古时期汉语发展中出现的特定现象,是汉语韵律的一个基本形式,也是汉语韵律句法研究最重要的起点之一.通常认为双音化是个很简单的现象,即两个音节的连缀,是汉语...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一起,在新时代开启了新的航程。从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至今的7年,正是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发韧和繁荣发展的7年。 一、少数民族...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学术的主体性日益凸显,有关原创的言说不断增殖,进入21世纪以后,上述筹划开始落实为具体的理论建构。根据现有理论中的诸多话语资源,本文试图将...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文本校勘的理念与方法,基本从古典文献学延伸而来,以确立一个最接近作者原本的定本或善本为目标,校勘对象则以文字内容为主。通过对鲁迅“随感录”北...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学术的主体性日益凸显,有关原创的言说不断增殖,进入21世纪以后,上述筹划开始落实为具体的理论建构。根据现有理论中的诸多话语资源,本文试图将...
内容提要: 中国文学有着气象恢宏的历史开篇,先秦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学发源,而是一种决定性的历史突破。早期中国文学实现了从口语到笔语、从民间到宫廷、从文学到经典、从英雄...
内容提要: 从凌叔华的《古韵》、虹影的《饥饿的女儿》,跨越了20世纪从三四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历史。海外华人女性作家创造的家族传奇在东西方经久不衰,西方人借此看陌生神...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一起,在新时代开启了新的航程。从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至今的7年,正是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发韧和繁荣发展的7年。 一、少数民族...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文本校勘的理念与方法,基本从古典文献学延伸而来,以确立一个最接近作者原本的定本或善本为目标,校勘对象则以文字内容为主。通过对鲁迅“随感录”北...
在视觉词汇识别和文本阅读的研究中,词频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变量之一。大量行为研究发现,人们对词语的加工随着词频的提高而加快。神经电生理研究同样表明低频词加工更加困难...
摘要 :“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背叛”是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一个观点。本人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撰写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著述,把它引入国内并引发国内学界,特别是比...
节选自《灵魂之旅: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存意境》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09 现在,我们的描述,即对当代中国世纪末灵魂的描述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在此之前,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