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不去领奖,却要奖金。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会不会感到一点不舒服?此前他们斥责这个当红的摇滚歌手“粗鲁、无礼”,在世界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迟迟不做回应,在这么巨大的荣誉面前表现得太过倨傲。据说这位歌星已经做出了回答,他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歌手,如果不是因摇滚成名,他的诗可能不会有人理睬。这话颇有些藐视诺奖的意味,但也许道出了实情。在他眼里,格莱美奖比诺奖更重要。格莱美奖是大众娱乐的风向标,为获奖者带来丰厚的商业回报和社会回报,诺奖只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罢了。虽然这有伤瑞典学院老先生们的自尊,但这是21世纪文化的现实。美国学者詹明信把这种现象称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按照这个逻辑,文化价值应当与它带来的财富价值相匹配。《哈利·波特》能让全球商界和青少年疯狂,难道它的效应胜过诺贝尔奖? 鲍勃·迪伦使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八卦新闻,既标榜了艺术家个人的价值取向,也显露出诺贝尔文学评奖的尴尬。诺贝尔文学奖既然想要坚守清高,那又何必把奖项颁给摇滚歌手?即使他的诗歌确实写得很好,可与那些以文学为生命、孜孜矻矻在文学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作家、诗人相比,它真的公平吗?他真的是今年文学奖唯一、最好的选项吗?世界上真的没有比鲍勃·迪伦写得更好的人了吗? 其实,诺贝尔文学奖对文学边界的认识常有令人困惑的案例。比如,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丘吉尔,英国首相因为一篇二战的演讲成为世界杰出的文学家,能令后人信服吗?至于之前的罗素、柏格森,主要成就也并不在文学方面,相信比他们更文学的大有人在。 诺贝尔文学奖表现出的摇摆,正说明当代作家一直要面对的问题:是社会关怀还是个体关怀?是追随潮流还是坚守小众?商业价值与精神价值,哪个更重要?文学的艺术性与社会性、大众性应该以何种方式贯通融合?鱼和熊掌,能兼得吗?鲍勃·迪伦兼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却未必能兼得。因为这个困境就是文学本身的困境,作家的困境,艺术的未来的困境。毋宁说,文学就是在这困境中发展,前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