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傣族聚居区的贝叶经藏量近9万部。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吐尔逊在制作陶碗。 土家族吊脚楼依山而建,别具风采。 保安腰刀第四代传承人马得祥在检查一把刚打制好的成品刀。 第九届察哈尔察干伊德文化节上,人们在品尝、选购奶制品。 据统计,在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技艺”类别涉及20多个少数民族的近70项传统工艺。 其中,涉及建筑营造技艺的项目,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蒙古包营造技艺、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藏族碉楼营造技艺等。 织造类的项目,有苗族蜡染技艺、白族扎染技艺、维吾尔族花毡及印花布织染技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等。 手工造纸项目,有傣族和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藏族造纸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等。 服饰制作项目,有侗锦织造技艺、苗族织锦技艺、傣族织锦技艺、枫香印染技艺、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等。 特殊材料和用品的制作项目,有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族锻铜技艺、藏刀锻制技艺)、维吾尔族传统小刀制作技艺、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等。 贝叶经制作技艺 贝叶经,傣语称“坦懒”,是指刻写在经过处理的热带植物贝叶棕上的佛经。贝叶经过多道传统工艺处理后,能防虫、防水、防变形,抄写在贝叶上的经书,能够流传千百年。 傣族贝叶经除了记载佛教经典外,还囊括了傣族的天文历法、社会历史、哲学、法律、医药、科技等诸多内容,是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在傣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今,云南能读写傣文的人不多,会写贝叶经的就更少了。因此,云南对“活化石”贝叶经的保护一直在进行。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并不断创新发展。 根据制作方式,维吾尔族土陶器可分为素陶、釉陶和彩绘釉陶三种,其造型、着色、烧制琉璃等工艺,充分反映了维吾尔族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其中亦可见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碰撞的影响和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维吾尔族使用的土陶制品,大到陶缸,小至碗、碟、纺线托,在生活中曾十分普及。上世纪70年代以后,土陶制品逐渐被机制用品所取代。如今,在新疆喀什和吐鲁番地区尚存少量制作旅游纪念品的土陶作坊。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早在采集狩猎时期,土家先民以树筑巢、以石垒屋、以石洞为居所。在各民族不断的交往中,“树巢居”发展成今日的吊脚楼。 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兄弟民族建筑文化的影响外,还与其聚居的武陵山区“恶水凶山坪地少”的自然环境有关。武陵山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建造全木结构的吊脚楼提供了建筑材料。房屋依山而建,很自然地形成了凌空吊柱的建筑模式。这种形式一方面利用空间,避免了开拓更宽面积的屋基,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避开了山间蛇虫的侵袭。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手工艺制品。保安腰刀锋利无比,种类繁多,比较著名的腰刀有“什样锦”“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等。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工序多者达八十多道,少者也有三四十道。 过去,每户保安人家都有铁匠,每位铁匠都有自己特定的刀面图案。有的图案是某位铁匠的标志代号,有的图案蕴藏着一个美好的传说,或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保安腰刀制作技艺不仅巩固了保安族的文化根基,也丰富了中国金属工艺的内容。周恩来总理曾将保安腰刀作为礼物馈赠给外宾。 奶制品制作技艺(察干伊德) 察干伊德,蒙古语,意为白色的食品,即奶制品。蒙古族人认为,白色具有纯洁、吉祥的意义。对白色的崇尚,孕育了独树一帜的察干伊德文化。 生活在正蓝旗一带的蒙古族察哈尔部落生产的奶制品具有净、精、美等特点,在元、清时期是皇家御用的奶制品。围绕加工和食用察干伊德,正蓝旗一带产生了许多传统礼仪、民歌、谚语、祝词、赞歌、民间故事及禁忌,形成了特有的察干伊德文化。 正蓝旗传统奶制品主要有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等三十余种,此外还有用牛奶制作的饮料如奶茶、奶酒、酸奶等十余种,如今又开发出了奶糖、奶豆腐月饼等新产品。 (中国民族报综合报道。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