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作家印象 >

儿童诗人刘饶民:孩子的歌者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禾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孩子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春雨》)
    刘饶民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以及《问大海》等多首儿歌,多次入选全国统编小学语文课本和幼儿园音乐教材,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他的儿歌,凡是上点年纪的人无不耳熟能详。毫不夸张地说,几代儿童都从他的儿歌里汲取心灵营养。他生前创作了3000多首儿歌,出版了30多本儿歌集(包括儿童诗集),加之其他类少儿作品近40本。他不仅在青岛、乃至山东省,在上个世纪50至80年代都是领军人物。我虽已年逾古稀,但也是唱着、读着刘饶民的儿歌长大的。
    1955年春,我在平度中学上初二,在学校图书馆里读到《前哨》(《山东文学》前身)杂志发表的刘饶民的儿歌《笑》:姑娘笑,一朵花,奶奶笑,瘪嘴巴。爹笑,娘笑,四邻笑。笑啥?笑俺都成社员啦!这首儿歌之所以打动我,除韵律朗朗上口外,还因为作者几笔勾勒出几种人物形象,虽是漫画式,却画面感很强,至今60多年后我仍记忆犹新。当然,这首儿歌不属上乘,且有时代的局限,但它使我记住了刘饶民,且一路追寻他的脚步。
    1957年我到青岛读高中之后,在一个偶然机会见到刘饶民。他平易近人、幽默诙谐,操着一口浓重的莱西腔自谦“老朽”;背后人叫他“老夫子”。上个世纪70年代,我在与刘先生相处时,经常问他一些问题,他也给我讲过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刘饶民1922年生于山东莱西市一个贫农家庭,6岁丧父,家里还有哥哥、妹妹,全靠母亲一个人养活。饶民经常到远处要饭维持生计。苦难的童年锻炼了他的顽强性格。幸运的是,他遇到一个“半拉子秀才”,在他五六岁时教他背《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培养了他对诗词的兴趣和爱学习的习惯。10岁上学后,又碰上好老师,老师让他学习并抄写《古文观止》,在抄写过程中熟读。后来他又相继读了四大名著及唐诗宋词,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古典文学基础。1944年,他考入县立中学师范部学习。当年底,家乡解放,他参加了工作。
    1949年6月2日,刘饶民随着解放军进入青岛,接管顺兴路小学,任教导主任兼语文老师。那年,他27岁。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儿童读物十分匮乏。刘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49年,他写的第一首诗《麦收》发表在《胶东日报》上,他的创作兴趣倏然提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白天认真备课、上课,晚上默默耕耘,获得了教学、创作双丰收。1951年,他被评为青岛市一等模范教师,同时出版了诗集《写封喜信给毛主席》《农村散歌》《庄稼人的歌》等。
    1952年,他被保送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两年,在校学习期间,虽然功课很忙,但他并没有停止创作。1954年,他毕业后分配到山东大学附属速成中学任教师(后改海洋学院附中)。据他的学生焦湘钦回忆,随时随地构思也是刘饶民创作的一大习惯。
    这时期,他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潮。至1959年,先后出版了儿歌、童诗集《兔子尾巴的故事》《种瓜少年》《迎春花和小黄莺》《天上星连星》《石榴花》《含羞草》《儿歌一百首》等。1956年童话诗集《兔子尾巴的故事》获全国少儿作品一等奖。
    刘饶民在农村生活了27年,早期的作品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他对农村生活的感受是深刻的,他对农村儿童生活的观察是细腻的,他对农村儿童心理研究是独到的。所以他笔下的农村儿童形象栩栩如生。比如《选种》:太阳太阳照窗棂儿,我帮爷爷选豆种儿。爷爷乐得呵呵儿,要我唱个歌儿:“好种出好芽儿,好芽儿开好花儿。好花儿长好荚儿,好荚儿结好豆儿。”结金豆,结银豆,爷爷是个好老头。爷爷喜得合不拢嘴儿,孙女是个小金妞。诗人选取了祖孙二人选豆种这一生活场景,通过一老一少开玩笑的场面,将孙女的憨态和爷爷的慈祥表达得淋漓尽致,绘出一幅农家乐的图画。他还善于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设置夜晚特殊背景,用孩子视角观察,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刘饶民最具特色、成就最高的是大海儿歌。可以说,刘饶民是大海儿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青岛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最宜作诗。刘先生热爱大海,观察大海,大海的辽阔,大海的灵性,常常触发刘饶民的灵感,写出相当数量的大海儿歌。他的《问大海》具有浓厚的诗意: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样蓝?大海笑着来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样咸?大海笑着来回答:因为渔民流了汗。诗人不仅把大海的辽阔、色彩和天的高远巧妙融合一起,而且用一个动词“抱”,使这首诗活了起来;如果诗到此也可独立成章,但诗人匠心独具的是,又续写了四句,将海水和汗水都“咸”这一属性做纽带,把大海和渔民联系起来,赞美了劳动和劳动人民。
    表现大海和孩子嬉戏的情趣在刘饶民的儿歌里比比皆是,随便采撷一首《捉浪花》:风来了,浪花闹,风停了,浪花跳,跳上妹妹小脚丫,惹得妹妹哈哈笑。朵朵浪花朵朵好,捉朵回家妈妈瞧。捧起来看不见啦,回头一看又来了……诗人用明朗浅显的语言,把孩子的思想情感表现得爽朗、活泼、惬意。
    由于刘饶民的儿歌独具特色,在全国影响很大。1959年6月1日《天津日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儿歌,并加编者按予以褒奖。1966年前,是刘饶民儿歌创作的鼎盛时期,成果也很丰硕:儿歌《大海的歌》荣获(1954—1958)全国少儿作品二等奖。这时期他先后出版了《海边儿歌》《百子图》《写给少先队员的诗》《海边孩子爱唱歌》等。1978年后,他虽然患病,但写作热情不减,不断有儿童诗作散见于全国报刊。1979年,出版了儿歌集《孩子的歌》,1980年获得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经典儿歌集都收录有刘饶民的诗作,2015年,由金波主编的《中国儿歌大系》也选入刘饶民儿歌30首。
    刘饶民一生热爱孩子,热爱生活,呕心沥血为孩子创作,他虽然去世30年,但他留下的儿童诗作依然在儿童文学百花园里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