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访谈 >

《收获》60周年纪念座谈会现场实录(一)和《收获》的心灵契约,永远需要保守的秘密(3)


    莫言:和《收获》的心灵契约
    莫言:我觉得我的“英语”很有进步。王尧的“英语”我看大部分……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活动,一甲子岁月,60年《收获》,应该有五六代作家了,成千上万篇的作品,铸就《收获》今日的辉煌。作为一个《收获》的作者,来到这里,确实有回家的感觉,见到了这么多的“坏人”,我指我对面几个人(玩笑。对面为余华等。),见到了这么多的好人。所以有“坏人”,有好人,才构成了一个世界,有坏人,有好人,才构成了一个刊物丰富的文学世界,我们小说里面写的也有好人坏人,如果我们小说里面写的都是好人,《收获》没有必要存在,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坏人,所以我们个别坏人也要写写坏人,让我们的好人才知道世界上有坏人是同样重要,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我们人类就不能进步。这是题外话。我刚才粗略翻了一下,我在《收获》发表了六个中篇,六个短篇,我还发表了一个长篇,还发表了一部话剧,这本话剧《收获》的编辑老师是不会承认的,但是是我的一个阴谋,我终于得逞,因为《收获》编辑曾经跟我说不发话剧的,后来我为了打破《收获》的禁忌,就在一部长篇的后面硬贴上一部话剧,搭配,买白菜必须搭上几个萝卜,这是我至今非常得意的,我跟《收获》写稿的历史当中暗暗得意的这么一个故事。
    讲起我在《收获》发表的十几篇作品,每一部作品后面都有很多记忆,每一部作品都让我成长,每投稿一次,《收获》的编辑老师,李小林老师经常写很长的回信,可惜回信找不到了。我今年春天花了五天的时间翻箱倒柜,想把李小林老师给我的一封特别有哲理意义的信找出来,怎么也没有找到,真是遗憾,但是我想总有一天会出来,不知道夹在哪本书里面。
    我倒是把余华写的信找出来了,余华那个字写的是像打跆拳道一样,非常有味道,所以这两天我回去经常模仿余华的字,写的也不像,模仿半天,结果像江河的字,所以艺术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想进东边这个房间,结果肯定进了西边的房间,学余华的字体结果变成了江河的字体。我们写小说也会这样,模仿一个作家的时候经常会变成诗人,所以文学让我们感兴趣,让我们感觉到孜孜不倦几十年写下去重要的原因。我跟《收获》投稿、发稿、写稿的历史,也是我个人心灵历史的构成部分,也是我和《收获》刊物之间的契约,心灵的契约,也是一种永远需要保守的秘密。总之千言万语两句话,一句就是好好写稿,为了《收获》,另外一句就是好好写稿,必有收获。
    王尧:为了《收获》必有收获,给出下一次的广告语。我和莫言兄曾经长谈过三天三夜,我亲身感受到作家和《收获》的心灵默契,那天永新早晨收到莫言的新作,那样一种兴奋,我当时在凌晨的时候在场,就感受到了。我们现在有请贾平凹老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