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陕西沿黄河地区汉语方言第三人称代词类型特征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层次(8)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5:11:44 《中国语文》(京)2012年4期 侯精一 参加讨论
4.2从近代文献分析“兀”与“那”的历史层次 据近代文献,特别是同一种文献——《老乞大》不同历史时期的版本比较,可以认为“兀”、“兀那”的用法早于“那”。“兀”、“兀那”反映的是金元时代,“那”则是明代。主要根据有以下两点: 吕叔湘(2002-3:197-198)检阅金元俗文学的九种文献,得出宋元时代的“几个仅仅通行于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一方域的近指指示代词:阿堵、兀的、底、箇”。其中就有个“兀底(的)”。 仆人顺手直东指道:“兀底一座山门”。(董西厢1.12)(吕叔湘,2002-3:198) 兀底般媚脸儿不曾见。(董西厢1.18)(同上) 你兀的不枉做男儿大丈夫!(元杂16.1.4)(同上) “兀底”(兀里、兀港、兀陀、兀块儿、兀儿)作为远指代词至今仍然在山西及其相邻地区使用(侯精一、温端政,1993:276-277)。 《原本老乞大》(指1998年初韩国发现的《老乞大》的最早版本。简称《原老》)大体反映了元代汉语文献保留“兀那”、“兀的”的用例。比《原老》要晚的《翻译老乞大》(简称《翻老》)已然用“那”不用“兀”了。例如(郑光,2002): 兀那店子便是瓦店。(《原老》5左) 那店子便是瓦店。(《翻老》上7右) 咱每则投兀那人家粜些米自做饭吃去来。(《原老》11左) 咱们只投那人家粜些米自做饭吃去来。(《翻老》上39右) 兀那西南角上芭子门南壁小板门儿便是。(《原老》20左) 那西南角上芭子门南边小板门儿便是。(《翻老》下1左) 《原本老乞大》编者认为“我们可以推测《原老》反映的是比《翻老》更早些时期的汉语”(郑光,2002:5)。编者根据多项例证,诸如“发现了大量受蒙古语影响而在句末使用的‘有’字……在指代词的使用上也发现在其它《老乞大》中未见到的用语,如‘兀那、兀的、阿的’等,这是蒙古语指代词‘ene’‘ede’的借音词,而且只有在元代北京话里才能发现,因此可以认为《原老》的汉语正反映元代北京话这种特点”(郑光,2002:31)。 吕叔湘(2002-3:87)指出“宋元时期,阿谁变成兀谁”。举例有:当初这个柬帖儿却是兀谁把来?(清平山堂话本2.12)同时指出“元以后这个形式没有了”。如今山西平遥话“兀谁”在口语中还说:兀谁给你来?(“兀”音去声,“兀块”的合音)“兀谁”直译是“那个谁”,意思就是“谁”。此例说明“兀×”格式的早期用法。 “那”表第三人称的历史应当在“他”之前,即“他”是在较晚的时候覆盖了大部分陕北方言(邢向东,2006:44)。“他”、“那”叠置是“他”的说法开始覆盖“那”之前的历史痕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方言实验工作系统”使方言研究更科学
- 下一篇:文白异读的形成模式与北京话的文白异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