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汉语量词产生及其功能演变过程的句法分析(5)


    4.量词功能变化句法分析
    量词是在名词DP结构中产生的,其功能变化自然离不开DP结构。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过程整体经历了“同形回指-回指替代-个体标记(量词)-冠词化”的发展进程(安丰存2009)。在这一过程中,量词在发展成为个体标记后,还衍生出形容词的用法,表示“单个的”意思,如“匹马单枪”,这与量词作为个体标记语义完全一致。而且,当前量词还朝着“个”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简化不同量词的使用,以及进一步明确量词的个体标记功能。
    量词的产生以及其回指替代与个体标记功能已在量词的发展过程句法分析中得到了解释。下面只讨论量词的冠词化功能。
    汉语普通话中“量-名”结构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表达类别意义。如:
    (10)a.他买了本书。(类别意义)
    b.他买了一本书。(数量意义)
    类别意义是“指称”的一种体现,表达类指,因此,“本书”具有了类指的用法。这说明量词“本”体现了新的功能。但是,这种用法对语法位置的要求非常严格,汉语“量-名”结构必须出现在宾语位置上。如:
    (11)a.家里来了个客人。
    b.我买了本书。
    c.他把个暖瓶打碎了。
    d.张三被头牛踢了。
    汉语“量-名”结构在上述例句中,量词体现了新的句法功能,即类似于英语不定冠词a的用法。而现代汉语量词这一句法功能完全是句法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的,并不是量词自身用法和意义的体现。
    汉语至今还没有发展出冠词这一语类,但这并不代表汉语无法表达与实现限定词D的功能及意义。汉语光杆名词可以通过移位的方式实现D的功能。Longobardi(1994:634)认为光杆名词存在一个N-to-D的移位过程,表达类别意义(generic meaning),并认为D具有个体化、单数化的功能。Croft(1994:162)认为个体量词(count-classifier)具有个体化功能,Iljic(1994:104)也有类似的观点。量词个体化功能似乎进一步支持了Chierchia(1998)的观点,即汉语名词都是不可数名词,量词是使汉语名词可数的可数化成分。安丰存、程工(2014)认为把量词看作是名词可数化成分及把汉语名词均看作是不可数名词不符合汉语事实。古汉语中“三马”“五羊”这样的表达就说明汉语名词存在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另外,许多单位词是名词借用而来,如“三盆水”。如果“盆”是不可数名词,那么,“三盆”是什么概念,是否必须说“三个盆水”才能使“盆”可数呢?因此,量词只是个体标记,而非个体化或可数化成分,这与Paris(1981:69)把个体量词称为个体标记(a mark of individuation)的思路一致。我们认为D不具有个体化功能,轻名词移位到D后,不但表达出了D的指称意义,同样也体现了轻名词n自身的个体标记功能和意义,使得“量名”结构具有了个体意义解读。
    Cheng & Sybesma(1999)认为无定光杆名词是一个空量词(empty Cl)的最大投射CIP,存在N-to-Cl移位。我们认为,反映量词属性的不是CIP,而应是nP。因此,这里存在N-ton的移位,但不是以nP结束,而是还要继续向前移位到D来实现D的指称意义。根据前文在nP结构模式基础上设定的DP结构模式,N-to-D移位过程应该还有中间环节,具体表现为N-to-n-to-D的移位过程。我们认为“量-名”结构中,处在n节点上的“量词”移位到了D位置,获得了D的功能及意义。如:
    (12)a我买了本书。
    
    “本书”中,没有数词出现在[Spec,nP]位置,这样,“本书”实际上是一个光杆的量词短语结构。“本书”中的量词“本”,移位到了D,整个结构获得了指称意义。这种移位过程与光杆名词短语N-to-D移位过程完全相同。只是,汉语普通话“量-名”结构中的量词受到参数选择的影响,只能向着无定特征的D移动,获得无定的指称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