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从历史演化看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3)


     
    很多学者都谈到,现代汉语是双音节词占优,古汉语是单音节词占优。但是,什么是词,却众说纷纭,那么所谓双音节词化的汉语历史演变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就值得重新审视。 
    问题是由“词”这个术语引起的,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先不用这个容易招致争议的概念,而从语素这个概念出发来观察古今汉语的历史演变,或许可以把问题看得更清楚。如果以先秦汉语为古汉语的代表,我们随机选取《论语词典》(杨伯峻)中被判定为“词”的双字组合,如下: 
    
    上述双音节“词”分析如下: 
    1.【九夷】何晏集解引马融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可见,九夷就是九种夷人的意思。 
    2.【八佾】按周礼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八佾是八行共六十四人。“佾”就是一行八人组成的舞队,有几个这样的舞队,就是几佾。可见,八佾就是八个佾的意思。 
    3.【下流】在下之流,即为下处。 
    4.【公室】公共之室,即为朝廷。 
    5.【凶服】凶的服装,不吉利的服装,即为丧服。 
    6.【天子】上天之子,即为皇帝。 
    7.【木铎】木舌之铎,即为木铎。古代还有金铎。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词”在先秦其实都是语素组合。如果知道其中每个语素的意义,其整体意义就可以推导出来,这样的“词”自然是不能算“词”了。 
    这样看来,在先秦文献中,语言符号的单位就是从语素到语素组合,而语素组合直接实现为句子,并没有“词”这个中间环节。也可以说,在这种情形下,语素与词是合一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