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语境与无指成分的非指称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16 《当代修辞学》2015年第 李强 参加讨论
对于无指成分的定性以及指称性的探讨,国内学者存在比较大的分歧,主要体现为在无指成分是否具有指称性这一问题上。本文结合语用学中的动态语境观,通过对相关文献所归纳的不同类型的无指成分的考察,认为其指称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名词性成分是否具有指称性依赖于交际者的意图和话语语境的构建。有指称性的成分为有指成分,无指称性的成分为无指成分。“无指成分具有指称性,指称任何可能存在的实体”这一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 作者简介: 李强,北京大学中文系。 相关信息: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汉语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12&ZD175)的资助。 一、引言 名词性成分的“指称性”(reference)最初是一些哲学、逻辑学家讨论的问题,哲学、逻辑学层面上的指称性大概可以说成语言表达形式(language expressions)和世界上的事物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否成立决定了包含该语言形式的句子所表达命题(proposition)的真假。哲学逻辑学家在指称性研究的背景下主要探讨句子所表达命题的真值条件(truth-condition),即名词性成分指称性的有无及指称对象对于命题为真或为假的影响。汉语名词性成分指称性问题的研究始于陈平(1987),该文为汉语的名词性成分建立了一个指称性框架,确定了名词指称性分类的形式标准。此后,名词性成分的指称性研究一直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比如徐烈炯(1995)、张伯江(1997)、Chen(2004、2009)、钟小勇(2010)等。其中,王红旗对于指称问题的研究十分精深,成果也相当丰硕(王红旗2004、2006a、2006b、2007、2011)。在这些研究中,讨论比较多的是无指成分(non-referential expressions)是否具有指称性这一问题。比如,陈平(1987)认为无指成分不具有指称性,而王红旗(2007)认为无指成分具有指称性。本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语用学中的动态语境观,对无指成分的指称性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批评和指正。通过对王红旗所归纳的不同类型的无指成分进行详细的考察,我们认为:在动态语境中,指称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这些“无指”成分或是不具备指称性,或是指称特定语境下的个体。“无指成分具有指称性,指称任何可能存在的实体”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二、学界对于无指成分的看法 无指成分该怎么定义,学界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根据已有的相关文献,我们参考钟小勇(2010),把学界对于无指成分的看法总结成下表: 上表中,语义视角、话语-语用视角和语言哲学视角的学者都认为无指成分具有非指称性的特征,而语法-语用视角的学者存在分歧。虽然这一视角的学者都认为无指成分是非专指成分,但王红旗(2006b)认为“非专指”有可能指称任一假设存在的实体,所以是有指称性的;而其余三位学者都将“非专指”当作非指称: 无指成分指称的是可能存在的实体。……可能存在的实体,即发话人假设存在的实体,由于这些实体是假设存在的,因而并不存在于语境之中……指称的实体是可能存在的实体在话语世界中的映射。(王红旗2007) 当说话者心目中知道某个词组指哪一个或哪几个对象时,该词组是有指的。当说话者并不要用它来指称任何对象时,它是无指的。(徐烈炯1995) 对于王文“无指成分具有指称性,指称可能存在的实体”这一观点,钟小勇(2010)已经提出了一些质疑,我们这里另外补充几点。首先,王红旗(2007)对于某些概念的说明并不是很清楚。他指出,有指成分和无指成分的对立是“真实世界”和“可能世界”的对立,但并未说明“真实世界”和“可能世界”分别指什么。这使得“真实世界”和“可能世界”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比如,当A对B说“你应该看看这本书”时,“这本书”存在于A和B的话语世界中,是真实世界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因而是有指的;不过,当A对B说“你应该多看看书”时,“书”可能不是A和B话语世界中的某一本具体的书,王文就此认为“书”处于可能世界之中。但我们认为“书”仍可以被看作真实世界中的实体,可以是关于文学的、语言的、生物的等等,只不过它缺少明确的指称对象。 另外,在一定的语境下,王文认为的一些无指成分也能指称某一特定的事物。比如: (1)王大在运河里捞到一只螃蟹,乖乖,足有(这个)小脸盆大。 如果“小脸盆”是交际双方都知道的事物,在一定的语境环境下,指代词“这个”完全可以省略不说,而并不影响句义的表达。“小脸盆”在这里就是有指的,并且是定指。 其次,按照可能世界语义学的观点,真实世界也是可能世界的一种(张家龙2002)。也就是说,可能世界是包含现实世界的。王文将有指和无指对立,也就是将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对立,这种区分值得商榷。 此外,王红旗(2012)指出无指和不定指的区别在于前者出现在非叙实的句子中,而后者出现在叙实的句子中。但从无指和不定指本身的性质来看,它们之间的界限似乎并不明朗。无指成分既然指称可能存在的任何实体,具有指称性,同时,不定指成分也指称任一存在的实体,具有指称性。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王文对此并没有给出说明。 总之,王文关于“有指”和“无指”的说明还存在一些不好定性的问题,尤其当与“真实世界”和“可能世界”这样的哲学逻辑学概念混在一起的时候,相关概念的内涵难以准确地把握,由此带来的争议也是比较多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