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现代汉语二解歧义句的联结主义分析(2)


    从这个语义层次网络模型上,我们可以明白人们为什么能够很轻易地造出“鸟是一种会飞的动物”这样的句子,因为各种概念之间的特征是连接在一起的。但这种网络模型却很难解释为什么人们不太会说“鸟是一种会呼吸的动物”这样的句子。虽然科林斯曾用认知经济原则分析这种句子表达不太常用是由于信息多余所致,但这种差强人意的主观解释仍然让人很难接受。后来包括科林斯本人在以后的研究中也开始修改层次语义网络模型的缺陷,提出激活—扩散模型,该模型是联结主义模式的核心,它认为概念之间的联系没有层次之分,只有联系紧密度和强度之别。当大脑对外界环境中某一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储存的知识建构里的心理词汇词典会相应激活,一个概念域的激活会联动扩散到语义相关的概念要素,随着语境的变化,某些概念要素义还会激活扩散至相邻概念域。比如,当我们看到下面这段话“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我们发现词序虽然在现代汉语表达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只要这些错乱的词序不影响大脑激活相应的概念要素,就可以在规约认知心理框架下,把相应概念要素按照熟知的语法规则模式串成意义链,使我们毫不费力地了解句子的含义。 
    人类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以自身知识建构系统为基础的。大脑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加工类似于神经元的联结,是以并行分布的方式进行的。具体来讲,从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模式来分析语法结构的形成,大体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外部客观信息的刺激输入;第二,激活人类自身知识建构系统中心理词汇词典相应的概念域,并以某种认知心理框架扩散至其相应的概念要素,同时其他概念要素及其他概念域处于抑制状态;第三,通过反映认知心理框架的语法规则,选择提取与概念要素相对应的词语并加以强弱度的联结,同时根据认知模式的制导,调整联结强弱度的权重;第四,输出对客观事物具有人类主观认知的语言形式。这四个步骤在外部输入、内隐联结和调整输出三个层面上进行,其中内隐联结层是调整输出层的根源和基础,调整输出层的信息意义总是大于外部输入层的信息意义,因为输出信息是输入信息与人们主观心理的凝合。下面我们以“上”这个词为例,进一步详细说明联结主义模式是怎样阐释大脑神经网络对各种外部客观信息的处理,以及认知思维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的。“上”在《汉语大词典》中大体有37个基本义项,最初,人们以自身作为认知参照目标,把高出头顶的方向统称为“上”。随着人类大脑知识建构的发展,人们便以表示方向的“上”去隐喻或转喻各种与之有联想关系的纷繁多样的陌生事物,从而使“上”产生了许多新的义项。“上”的本义首先可以激活物体所处空间位置、由低到高的动作等概念领域,并激活其中的概念要素,从而产生出“上面、上去”等词汇;它还可以逐渐激活时间次序在前的、尊长或处上位的、等级和质量高的各种概念域,并产生出“上古、上级、上首、上等”等词汇;大脑的神经网络还可以由这些概念领域延伸到“添加、从低到高的行动、触及、敬称”等不同的概念领域,形成“上色、上钩、上北京、上访、上场、上茶、上紧”等各种词语。我们把“上”的一些基本义项的联想方向粗略表示如下: 
     
    
    由此可见,人们在认知各种事物时是通过联想方式把不同的概念域串合在一起完成的,这些概念域在人们心目中有共同的认知基础,这也决定了语言表达必然会产生一词多义、句子歧义的现象。像“上面”这个词语既可以表示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也可以表示高层次职位,当“上面”构成“上面有人”这样的句子时,就对应形成了“某物体上方有人、拥有处于高层职位的人”两种句义。朱德熙曾提出歧义句是句子的多义现象,并把歧义句与多义词现象等同起来。⑥其实从认知心理学上看,大脑对句子歧义现象与词汇多义现象的处理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大脑对句义的获得是从某种固定的认知心理框架模式中整体提取出来的,每个句子在概念域作用下只有一种句义,句中的多义词在句式框架决定下也只能有一种意义,像存在句“上面有人”中的“上面”,只能表示空间位置;像拥有句“上面有人”中的“上面”,只能表示高层职位,同时这种句式省略或隐含了一个主事主语。可见,“上面有人”之所以被人称为歧义句,主要是因为存在句、拥有句恰好具有部分相同的结构形式罢了,但这个相同的结构形式在它们各自概念域中表示的是不同的意义,两个句式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据我们观察,现代汉语二解歧义句大体由两种情形构成:一是由不同概念域部分语言结构交叉重叠或跨概念域的概念要素套合而致;二是由两种不同心理评价标准形成同一概念域中共同概念要素强弱联结而致。我们把这两类歧义句分别称为显性歧义句和隐性歧义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