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论两类“的”字句与其中助词“的”的句法性质(10)


    如上所述,“后de”从形式上保证了“先le”的已然性,因此在事件发生与否方面“后 de”就不会带出反问语气来。试将“我什么时候说的?”与下例划线部分进行比较: 
    
    “我什么时候说了?”带有明显的反问语气,这是因为这句问话在可以取消“先le”的情况下(即“先le”未成为预设),便询问了“先le”发生的时间。 
    关于“先le后de”,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后de”作为承接成分是个形式概念,但“先le”却只能是信息概念,不能是形式概念。很多情况下,“先le”是通过各种可以暗示事件已然性的语用预设来提供的。其实,人称代词回指的先行成分也是信息概念,不是形式概念。例如: 
    
    一般情况下,“后de”必须在“先le”的基础上引导新信息,但在例(44)里,“后 de:用的‘落英缤纷’”却没有引导任何新信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做何解释呢? 
    3.2让我们先看一看更为典型的“A是V的P”。现将例(5)重录如下: 
    
    杉村(1995)将此例分析为:以“拨了个号码”为“先le”,以“拨的号码”为“后de”,引导新信息“李向阳家(的号码)”,而新信息“李向阳家(的号码)”存在于旧信息“号码”的次范畴层面,起着从受事论元的角度对“先le”加以区分的作用。12完权(2013)指出“*我是吃的饭”不合法,说成“我是吃的红米饭”才对。这一现象可以从“先le后de”传递信息的特点上得到解释。即,“吃饭”之于“吃红米饭”相当于“拨号码”之于“拨李向阳家的号码”,“吃饭”作为一个事件信息缺乏对“先le”加以区分的信息量,不宜在“A是V的P”中充当“后de”;而“吃红米饭”则属于“吃饭”的次范畴,具备了对“先le”加以区分的信息量,可以在“A是V的P”中充当“后de”。13 
    让我们再看两个解释起来稍微费些事的例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