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特殊儿童主体身份建构的力作


    

《听见光》是舒辉波历时多年创作的又一部长篇非虚构儿童文学力作。它书写的是中国首位盲人小提琴演奏家张哲源的成长故事。特殊儿童书写与音乐题材的专业性为这部作品的完成带来巨大挑战。舒辉波以他在儿童文学非虚构写作领域深厚的积淀与强劲的实力圆满地完成了这部作品,他没有辜负张哲源本人创造的成长奇迹与生命奇迹,也为中国儿童文学中对特殊儿童的书写提供了极具标志性的崭新样本。
    “残障儿童”是指因生理或心理缺陷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行为、认知、交往沟通障碍的18以下的少年儿童。残障儿童的文学书写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科学与人文价值,它能打破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刻板印象,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残疾与对待残疾,树立积极健康的身体观与多元群体观,引导全社会认真关注残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包容性、多元性和少年儿童的社会平等观教育实践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残障儿童书写的良好传统,相关的儿童文学批评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从世界视野来看,基于儿童文学领域研究残疾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方向,发展历程已有近40年。当前,文学残疾批评在国内外都属于新兴前沿跨学科领域,我国儿童文学研究在该领域整体上亟待开拓与提升。
    比之虚构的多样性艺术表现可能,非虚构在残障儿童文学创作中受限制更大,难度系数更高,但“真人真事”的真实力量使其显示出非常特别的题材与阅读接受优势。这一文体形态对作家提出的能力要求是综合多元的,包括面对残障人士的伦理关怀、具体的沟通与获得信任的能力、对素材的基本判断与价值选择、对残障儿童主体身份建构的深刻理解,以及最终他将主人公的经历“宝藏”形之于文学表达的终极考验。《听见光》厚重扎实的文本、极强的阅读吸引力即是对这些能力要求最具说服力的回应。这部能够在身心两方面给予我们强烈体验与震撼的作品,它的成功除了张哲源自身的传奇经历外,作家舒辉波以浸入式采访对其投入的绝对心力也功不可没。作品书写的是残障儿童的成长,但其深刻意义与开放性价值绝不止于记录一种成长形态,而是在面对一个特殊群体的存在,经由实践思考残障儿童主体性建构面临的根本问题、突破之道、内外条件与实现的普遍规律,探讨残障儿童可能的人生道路与发展方向,从本质上讲是对生命真谛的一次真诚勘探。就像“哲源”的名字一样,作品的最高指向又在哲学层面。此外,藉由哲源对音乐的操练与体悟之路,作品对小提琴艺术,对音乐的本质也有深刻的探讨,很多思想可以由艺术而普遍运用于个体人生方法论层面。这部优秀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多向度意义分析的可能。
    作品正文以叙述者第三人称视角讲述哲源的故事,一共用十章的篇幅,从“看不见”到“听见光”,完成哲源曲折成长道路的讲述。对主人公来说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上下求索、肉体与心灵都备受折磨的人生道路。对作家舒辉波来说,全面系统深入了解哲源的事迹及其背后涉及的相关人与事,也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获取与资料整理工程,前期光采访录音整理文字就有120多万字。通过怎样不断地提炼与萃取,明确问题向度与思想主脉,形成篇章结构,凝结情感精华,对舒辉波来说,也是一种写作意义上的精神成长之路。为了突破叙述者讲述单一视点的局限,作家在每章的开篇以及后记,放置了自己与张哲源的部分访谈实录。这部分张哲源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思想表达非常重要,它与正文的故事相映生辉,从一个更加真实的面向呈出一个盲童心中真实的世界,也深刻体现出张哲源个人学业、阅读的广博以及其所达至的思想的深度,这是我们在一般阅读中很难获得的。比如在第一章开篇结尾时他这样说:“昨晚我反思,我对一些宏大的命题更感兴趣,这大概跟我从小边界被限定,被关在高墙之内有一定的关系。”这个感受道出了人的精神的本质,让我们对残疾人的内在感知、精神的高贵有更深切的体认。
    《听见光》引领我们对残障人士建立正确的伦理关怀立场,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此前的情感与知识盲区。残障儿童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是备受保护的一类人群,但“保护”与“关怀”是否切实满足残障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却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舒辉波在本书中对此问题有深刻的映现与反思,最可贵是针对我们如何与盲人群体相处、盲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尴尬处境等,他都与张哲源有坦诚的交流,哲源也给出真诚的回答。他说:“尊重他们,并且相信他们的能力,平等待之。”这是对我们最有教益的伦理态度指导。
    哲源的问师练琴之路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不同阶段不同老师都对他的成功给予过帮助与指导,他的艺术成长道路对音乐本体、音乐教育都提供出极为丰富的启示。哲源的主体性建构对我们最具启发价值的是,他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追逐的过程。他始终处于不满足与走出的过程中,始终将自己置于一种困境,然后绝境逢生。正常人都难以为之的事情,他以绝对的毅力都做到了,这是最让人震撼的所在。哲源的琴声、他听见光的心路历程拷问着每一个人的灵魂,他的光藉由舒辉波的文字,永远播撒于人间大地。
    (《听见光》舒辉波/著,晨光 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