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自主性”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1:11:42 未知 胡友峰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 23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这三个阶段的论述分别见第61,142,174,75-76页 [2]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第144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3] 【美】同上,第19页。 [4] 参见查屏球:《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 王一川:《文学理论》(修订版),第11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 王一川:《文学理论》(修订版),第11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7] 林明德编:《晚清小说研究》,第11页,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 [8]关于报刊媒介在上海的兴起,可以 参见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第38-4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版。 [9] 阿英:《晚清小说史》,第1页,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0] 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第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 叶世祥:《二十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第100页,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2] 邓集田:《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平台——晚晴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第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13] 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读书》2004年第5期。 [14] 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第14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15] 同上,第143-144页。 [16] 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文汇报》2002年2月23日。 [17] 钱理群:《现当代文学与大学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序》,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第6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 该调查来源于《文艺情况》(内部刊物)第八期《全国有多少种文艺期刊》,1981年4月25日第8期。 [19] 童庆炳:《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20] 童庆炳:《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批评家》1988年第1期。 [21] 吴秀明:《在边缘化的路途上——论世纪之交精英文学的转型》,《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2] 吴家荣:《文学思潮25年》,第210页,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24] 【法】【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等译,第243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5] 吴义勤:《文学制度改革与中国新时期文学》,第2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 [26] 宋原放主编,方厚枢辑注:《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三卷(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九九年十月)》,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第334页,2000年版。 [27] 单小曦:《声像符号挑战与新闻话语染指——当代文学场裂变的两个成因》,《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