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名家与书 >

罗英:为童诗世界而生(3)


    “京华雅宝斋”中,酝酿“树叶的心事”
    “北漂”的成员很多,但17岁就只身闯荡的不很多。
    罗英没有像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那样,一毕业就报考大学,而是凭自己的爱好,进入社会寻找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尽管他的成功之路不可轻易模仿,甚至不可完全复制,但是,不管怎么说,一位农村苦孩子追求自己梦想的那种勇气与果决,还是令人钦佩。
    翻阅10多年前的《北京日报》副刊,可以找到罗英20岁左右写的散文诗《心灵絮语》,其中,用诗的语言表达了他漂泊在北京的复杂心情,想必那不只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心情,也是更多的“漂友”们的心情:
    “我是一朵漂泊的云,在都市的空中缓缓踱步,面对着日渐挺拔的楼群,我竟快乐地与它纷争着一处栖身之地。
    我是一朵云,在都市的空中流荡。缕缕乡情,化作浓浓的雨水,在这个偌大的城市,淋漓尽致地下个透……”
    未满18岁,罗英获得来京后第一次美好机遇。
    这是1995年,他通过了《儿童文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的考试,笔试与面试一路过关,成为一名诗歌编辑。他主持了7年的诗歌栏目,刊登了许多被载入儿童文学史册的优秀作品,并发现、扶持了一大批卓有才华的诗歌作者。如今,他曾在来稿中发现的作者,有些已经是大名鼎鼎或大有作为,如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谭旭东;再如以一本诗集《女王十一岁》获得全国儿童文学诗歌奖的女诗人肖萍……
    罗英在编辑诗歌的同时,自己也日夜笔耕殷勤。
    但他笔耕的寒舍过于清寒。在雅宝路附近一条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他与5位“北漂”同居一室。每人每月交付租金100元,大家轮流起火做饭。冬天常常是炉子里的火灭了,便萧瑟战栗地蜷曲在被窝里,盖上双层被子还是不暖,呵气成冰,长夜难熬。好在他们都是在都市找寻出路的热血青年,欢笑声、戏谑声、打闹声总是不断……我也曾和罗英、和这些“位卑未敢忘‘发奋’”的可爱的、操着各种口音的外地青年一起,喧闹着喝劣质二锅头,就煮熟的白菜帮子加粉条,彻夜谈论文学、艺术、诗歌,尤其是探讨没多少人爱写、又非常难写的儿童诗歌……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罗英的作品井喷式“涌出”。他写戈壁滩那特有的、碧空一洗的《月亮》:“你是天上的泉眼”;他写故乡黎明的《露珠》:“露珠,是天空妈妈,挂在小草脖子上的银项链”;他写北国早春的《小燕子》:“花儿还没有开,小燕子就匆匆地来了,叽叽叽叽,在屋檐下讲着童话”;他也写凛冽冬季的《雪挂》:“在黑色的枝头,冰清玉洁起树的风景。无数个向上举起的手指,戴上洁白的小手套……”写作,常是寂寞难耐的漫漫途程,碰巧的是,他自己一直都很自信。
    罗英说:“自信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我觉得对于写作的人更重要。如果一个写作的人要是不能自己肯定自己的作品,自己不能欣赏自己的作品,那他也就成不了一个作家。”
    一个文学青年光有自信还不够,还要有点儿时运和机遇才成,最好还有前辈的赏识,以及不可缺少的社会认可。罗英是幸运的,他在创业阶段适时地得到了一些文学家们的鼓励和帮助。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高洪波喜欢他的勤奋、上进,为其诗集《云彩的脚步最轻》欣然题词:“罗英小友:心中有诗意,胸中有火焰。”在罗英的案头,则摆放着镜框装裱的儿童文学家、诗人金波的题字:“惟诗也,是乾坤清气,造物须悭(附录:录宋陈人杰沁园春句,赠罗英先生)”。
    早在1999年,《青春》杂志就将他作为“揣着梦想而来(大都市)”的成功人物加以介绍:
    “文膺(罗英笔名),听他的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小伙子。见到他后,我真的为他的年轻和才华而惊讶。宽宽的额头透露出他固有的机智和淳朴。他说自己是从戈壁滩上飞来的一只雏鹰,因为他的家乡酒泉是闻名全国的卫星发射基地……
    来到大都市,四顾一片茫然,一切都是陌生的。在北京师范大学后花园的长椅上,他盖着报纸睡了两个夜晚,直到第三天,才在作家班进行了注册。从此,他开始了走进文学殿堂的艰辛之路……那段日子,他每天的伙食必须控制在两元以下……”
    见到朴实的罗英,很难把他和浪漫的诗人联系在一起。但憨厚的西北人却偏偏有一颗敏感的心。他的诗,有时细腻如一片落叶的叹息,缠绵似房檐坠落的雨滴。一听诗集的名字——《树叶的心事》(海天出版社),就知道作者有怎样的绵绵情意。那么,“树叶的心事”到底是什么呢?“树叶的心事/很浓很浓/浓浓的心事/珍藏着颗颗泪珠/滴答/滴答/告诉着行走的脚步……”还是诗人金波的评语恰切:“罗英的诗,总是充盈着浓浓的乡情。他的情思常常‘驶向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岁月的年轮里,他不断地‘昭示自己’。生活赋予他丰富的气质和品位,既有缱绻的柔情,又有坚韧的执著。他的诗,随兴所之,自由抒发,率真活泼,不拘一格。”
    23岁的、木讷的西北小伙罗英,是最懂得感恩的。他在诗集的《后记》中说:
    “在中学时期,我并非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而我亲爱的父母却始终如一地用他们农人特有的淳朴与真诚鼓励我前行。至今,我都难忘亲爱的父亲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骑自行车送粮到几十里外的学校的情景;难忘母亲为我求学的艰辛而流下的泪水,以及我来京后老师、同学、朋友在我创作道路上给予我的指导与帮助……”
    最有趣的,是他的落款:“子夜于京华雅宝斋。”
    “雅宝斋”——正应了那句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