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的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0:11:59 人民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贾平凹(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白 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胡 平(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 段建军(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核心阅读 柳青是去写土地和人民的,在写作中他把自己变成了土地和人民的儿子,今天我们仍能从《创业史》中读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土地、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柳青落户皇甫村的14年,也是他有意“去作家化”的14年,不是做社会的旁观者,而是做现实的介入者;不是做生活的客居者,而是做生活的主人公 今天,在主旋律题材创作中,依然存在如何写好正面人物的问题,这依然是关键性的问题,也就依然有老老实实向柳青请教的必要 写作是面对生活发言,当生活在作家那里变得陌生时,作家发言的能力也就丧失了。柳青的经验告诉我们,作家的艺术成就与对生活掘进的深入程度成正比 张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文艺界引起热议,受到作家、艺术家的积极响应。中国文艺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飞速前进的时代,同时也面临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重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究竟如何深入生活,怎样扎根人民?在这方面,当代著名作家柳青的经验值得重视。 重新认识和学习柳青 贾平凹:柳青留给我们的一份重要遗产就是《创业史》。这本书当年洛阳纸贵,被千千万万的人阅读,也让柳青声名鹊起。《创业史》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产生?为什么是由柳青而不是别人创作出来?这些都值得我们探究。 柳青出生于贫瘠的陕北,成长于战乱年代,但这些都埋没不了他傲人的才华。他在上学时就自学了英语和俄语,阅读了国内外许多著作,并在抗战时期创作发表了一系列文艺作品。在解放区时期他就注重深入生活,写出了长篇小说《种谷记》。新中国成立以后,柳青不满足于以前的创作,决心要写出属于自己的立德立言立身之作。他常讲文学是马拉松长跑,需要长久的努力,所以,他并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毁誉。他的远大抱负和强大内心就是《创业史》的写作动力。 柳青来到长安农村,开始是以写作为目的来体验生活,后来,他渐渐地被当时的农村新形势所鼓舞,为农民新生活的热情所感染,他的心进去了,感情也融进去了。这个时候,他不仅仅是为了创作,而是拥有了一般作家所缺乏的使命感,进而才有参与农村一切事务的行为,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农民,一个农村基层干部,一个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家,而不是一个搜寻写作材料的人,一个旁观者,一个局外人。我们读《创业史》,可以读出丰富浓厚的生活气息,更能读到文字内外充盈着的对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他是去写土地和人民的,在写作中他把自己变成了土地和人民的儿子。这正是《创业史》成功的原因。 柳青在农村一住就是14年,他的生活习惯,甚至衣着、言语已经和农民一样,农村、农民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但柳青骨子里又很现代,他会外语,阅读量大,虽身在农村,目光却没有局限,国际新闻、文坛思潮,他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创业史》的叙述结构、叙述方式、叙述语言就受到他阅读的国外作品的影响。他在文学上的大视野,学识上的多吸收多储备,保证了《创业史》的高水准。 很长时间里,人们推崇《创业史》,但并不了解《创业史》是怎么写成的,很多人知道柳青在长安县深入生活十几年,但不大清楚他是如何深入生活,又如何从生活走向艺术的,不明白他的这种深入意义何在。新形势下重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柳青的意义凸显出别样的光芒。当年,《创业史》需要柳青那样做,如今,时代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学习柳青。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林海雪原》何以能成“三朝元老”?
- 下一篇:抗战中的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