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抗战诗歌精神传承的思考


    
     
    抗日军民大合唱
    诞生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中的抗战诗歌,是这段历史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斗争的真实写照。抗战诗歌中所蕴含的中国人民的不屈信念与斗争精神以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的强烈的认同感,由此认同感凝聚起来的全民族的坚强团结,使这一段历史时期的诗歌呈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空前振奋与昂扬。回顾、重温、学习、继承抗战诗歌中的这种精神,对于我们精神境界的扩展与净化,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因中国抗战的爆发对中国诗人的精神冲击,诞生了抗战诗歌;抗战诗歌又以鲜明的爱憎极大地唤醒着整个民族的觉醒与反抗。抗战诗歌的召唤、警醒、鼓舞与激励作用成为整个抗战进程中政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整个抗战的斗争中。自“五四”中国现代诗歌诞生以来,诗歌从来没有像抗战时期那样与民族的命运与社会现实贴得如此紧密
    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日寇就一步步侵占了东三省。东北民众在国民党正规军退守关内的形势下,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与组织下,纷纷奋起反抗。一时间,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反映这一时期抗日斗争的电影《风云儿女》(1935年拍摄)中,剧作家、诗人田汉为其创作了一首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并由作曲家聂耳谱曲,这首被田汉称之为“民族苦难中的产物”的歌曲,词曲完美结合,以雷霆万钧般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这首歌曲一经诞生,马上传唱开来,成为当时动员民众抗战的嘹亮号角。这首诞生于民族危难时刻的歌曲,以后成为国歌,这绝不是偶然的。诗结合音乐形成的这首歌曲,因为与民族命运的贴近而永久地记入历史。《义勇军进行曲》也因此成为抗战诗歌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作品中的长城、炮火、吼声、前进的身影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壮烈画图。
    比《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略早的《大刀进行曲》,取材于1933年的长城抗战。上海青年词曲作家麦新被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的战斗精神所感染,一气呵成写出《大刀进行曲》,歌词本身急促、铿锵的节奏配以音乐,很快就感染了广大民众。这首歌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全面抗战爆发后,首句改为“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更具广泛性,唱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与前面这首诗歌(歌曲)诞生于同一时期的还有一首诞生于白山黑水间的作品《露营之歌》,作者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军人物李兆麟、陈雷、于天放三位将军,三位将军分别写了一段或两段歌词,与前面两首号召性的作品不同,这篇作品(用古曲配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抗日联军战士艰苦卓绝却又充满自信的精神。作品中表达战斗环境的句子如:“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形象、真切却又充满了乐观的战斗精神。而“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的词句,则将抗联战士的战斗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这一时期还有张寒晖作词作曲的歌曲《松花江上》,表现了日寇侵略东北后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更是让人动情。在1936年的北京和西安,东北流亡学生就是唱着这首歌,打动了二十九军和东北军的士兵,推动了宋哲元将军在华北抵抗日寇和张学良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进而影响了历史进程。
    抗战初期,另一篇表现中华民族反抗精神与浩瀚情怀的诗与音乐完美结合的鸿篇巨制《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在整个抗战时期起到了轰动性的鼓舞人民打击侵略者的战斗作用。1939年初,25岁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北赴延安途中,在壶口瀑布附近东渡,他被黄河壮阔的气势与澎湃的声威所震撼,到延安不久,于1939年3月即写出了长达400多行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并在一次文艺晚会上朗诵了自己的这篇新作,获得了热烈的赞颂。还未等他走下台来,作曲家冼星海便一把夺过诗稿,对他说:“请相信我,一定会为它谱好曲子!”于是冼星海在延安鲁艺的教师宿舍里,用6天时间写完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调,几天之后,在鲁艺音乐系的协助下,由抗日演剧队在陕北公学大礼堂公演,这首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与意志演绎得惊天动地,舞台上的怒吼声随音乐传向抗战前线。《黄河大合唱》既有合唱、独唱、对唱,又串联着朗诵,既表现黄河儿女对黄河的热爱,又有对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控诉,既是战斗的号召,又有胜利的自信,其诗意文字与音乐旋律天衣无缝地结合所爆发出来的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前所未有。光未然和冼星海这两个艺术家的名字,也随着《黄河大合唱》的传播广为人知。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文艺的一篇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中国抗战诗歌创作的高峰。在以后的岁月里, 冼星海与塞克合作,又创作了《救国军歌》,歌中的“枪口对外,不打自己人”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象口号;冼星海与桂涛声合作创作的《在太行山上》,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冼星海与赵启海合作的《到敌人后方去》以昂扬的斗志号召抗日军民建立敌后根据地,成为毛泽东《论持久战》战略思想的形象表述,其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冼星海于1938年夏与19岁的诗人、鲁艺女学生莫耶合作创作了《延安颂》:“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日的歌声……”这首歌以抒情的笔调,歌颂延安,很受人们喜爱。在抗战期间,多少青年唱着这首歌奔赴延安,又有多少青年唱着这首歌从延安走向各个抗日战场。几乎在同一时期,音乐家贺绿汀作词作曲的《游击队之歌》创作于山西临汾的八路军办事处。这篇作品体现的人民战争思想与游击战的战术原则,随着歌声的传播成为抗日军民的思想武器。1937年11月,由凯丰作词,吕骥作曲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也到处传唱。抗战时期,无数抗大学员就是唱着这首歌奔赴抗日战场的。1939年10月,诞生了由公木(原名张松如,抗大学员)作词,郑律成(抗大政治部宣传科音乐指导)作曲的《八路军进行曲》。这是我军自1927年8月诞生以来的第一首进行曲,气势磅礴,一往无前,被八路军总部印成小册子,传遍延安,传遍全军,鼓舞着八路军的士气。以后这首歌经过修改变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总政治部颁布成为军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