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朔的延安之路(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0:11:28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1938年,杨朔在广州完成了《昨日的临汾》《潼关之夜》等散文作品,以及反映陕北人民斗争生活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该小说连载于广州《救亡日报》,表达了他对中共的信心,以及对“新的社会制度”的向往。抗战初期,这些在国统区报刊上还不多见的文章,不仅使广大读者的耳目为之一新,而且让人们具体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斗风貌。在广州沦陷前,他到达广西,后又至桂林。11月30日,他在桂林参加了文艺界抗日协会桂林成立大会,除了中篇小说以外,他在这一时期还撰写了一些反映抗战的通讯报道。 1939年初,杨朔到重庆,把之前创作的散文收集在一起,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潼关之夜》。初夏,他在重庆参加了全国文艺界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6月中旬,杨朔跟随访问团从重庆出发,经成都、宝鸡、西安,到达洛阳,从洛阳渡黄河进入山西中条山,深入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访问。1939年冬,杨朔去太行山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适逢朱德总司令寿辰,杨朔写诗祝贺。《寿朱德将军》这首诗写出了朱总司令立马太行、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另一首《代寿朱德将军》,则尽显朱总司令宽厚质朴、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朱总司令作和诗《和杨朔作学员韵》回应。1940年春天杨朔由晋东南奔赴冀南,8月到12月,他随八路军在山西、河北转战。 1941年初,杨朔转到晋察冀军区文化协会,与田间、孙犁、康濯、韦明等同志相遇。当时正值日寇大举扫荡抗日根据地,杨朔与数位同志被困于阜平县岩穴内,七天后,日寇退去,他们才得以脱险。残酷的战争丰富了杨朔的人生,锤炼了杨朔的意志,磨砺了杨朔的性格。 1942年春,杨朔等人奉命从晋察冀前线返回延安。从晋察冀到延安千里迢迢,并且同蒲铁路障碍重重,所以他们一行在路上耽误了半年时间,等他们到达延安的时候已经是1942年7月,延安文艺座谈会早已结束,延安的整风运动已经开始。此后他被安排到延安文艺界抗日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工作,住在延安的兰家坪窑洞。 1943年,杨朔转到中央党校三部学习。在这里,他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杨朔积极劳动,在虎头峁开荒,纺的羊毛线常常被评为一等线。他在整风运动中系统学习了马列经典著作和毛泽东的整风报告,提高了理论修养,加快了世界观的转变,也坚定了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冬,他在延安写下七绝《雪夜遣怀》——“四山风雪夜凄迷,夜色浓中唱晓鸡。自有诗心如火烈,献身不惜作尘泥。”这首诗寄寓了杨朔的追求。 此后,杨朔的文艺创作进入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歌唱的探索期。在延安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创作了多篇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这些作品分别刊登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月黑夜》反映老百姓对八路军的拥护和爱戴;《英雄爱马》赞扬边区劳动英雄的光辉事迹;《模范班》宣传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43年秋,杨朔在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朔与丁玲、陈明等同志一起组织了“前方文化通讯团”去张家口做通讯报道工作。10月,“文讯团”从延安出发。杨朔虽然离开了地理意义上的延安,但《讲话》精神铭刻在他的心中,决心沿着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道路坚定前行。 1946年杨朔到宣化龙烟铁矿的庞家堡矿山上蹲点,这次的生活体验与以往是不一样的,“我初步地接触了生活,熟悉了人物,感染到他们的思想感情。”他用心与工人们交往,学习他们的语言,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人们打成一片。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切身感受到普通工人身上那种独特的品格。他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完成了解放区较早反映工人斗争生活的中篇小说《红石山》。同年,他在河北省河间府参加土改工作,期间写了《阅微草堂真面目》一文。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杨朔就以新华社随军记者的身份,随同晋察冀野战军转战于华北各地。1947年到1948年,杨朔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著名战役。根据战争的进行状态,他撰写了《冬网班》《永定河北》《水上英雄》《床下将军》等一系列通讯报道。在这一时期,他还以铁道兵团的斗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中篇小说《锦绣河山》。实际战争的强烈冲击,使杨朔的文艺思想也更加成熟。他的通讯报道充分发挥了“文艺轻骑兵”作用,随时反映战况,鼓舞战士们的战斗热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