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朔的延安之路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7:11:22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我国当代散文家杨朔的抒情散文,诗意盎然,主题鲜明,具有极强的时代感,这是与他曾经的延安生活分不开的。 杨朔原名杨毓晋,字莹叔,1913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城的一个地主家庭。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高小毕业后,他开始学习英语,同时阅读了家中大量古典文学藏书。此外,他还从上海订阅了《英语周报》《小说月报》《少年杂志》等许多期刊杂志,刻苦攻读,拓宽视野。此后,杨朔又在母校志城初级小学任教将近一年。这一时期,他开始思索未来的出路问题。 1929年夏,杨朔跟随舅父闯关东。抵达哈尔滨以后,杨朔在一家英商太古洋行做账房谋生。工作之余,他坚持在一所英文学校学习英语,且在法政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并开始创作和发表旧体诗词。在这段时间里,杨朔度过了饮酒、赋诗、看戏的“诗意时光”。可是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践踏了东北大地,震醒了杨朔的诗人幻梦。不甘心沦为亡国奴的杨朔,在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上,开始较多地接触地下党,并认识了萧军、萧红、罗荪等一些进步作家。1936年冬,他由于与地下党有联系,遭到日寇宪兵队特务的威胁,被迫离开哈尔滨。 1937年春,杨朔抵达上海,仍在上海的太古洋行工作,期间他还筹资创办了北雁出版社,该社先后出版过郭沫若《北伐》《十月之夜》《西班牙在火线上》的中译本,杨朔自己也着手翻译了《彼得大帝》。上海“八·一三”事变后,为了更好地参与到民族的救亡事业中来,杨朔毅然辞去工作,辗转到武汉,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并与友人合办了文艺刊物《自由中国》和《光明周刊·战时号外》副刊,“不为盈利而为唤起民众”。同时他开始创作报告文学,并正式使用“杨朔”这个名字。 1937年,他在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时,创作了《绝情》一诗,决心今后以笔为刀戟进行战斗,不再沉浸于以前创作旧诗词时抒发“个人小我”思乡、哀国、悲秋的愁苦和愤懑情绪中。从此,他便开始了新的创作道路,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革命作家奠定了基础。 同年冬,杨朔怀着激情与向往,末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就冒着风雪奔赴延安。他在延安生活了四个月,拜访过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共领导,受到他们的热情欢迎,他还采访了边区人民。延安之行,让杨朔感触颇深,经历了沦陷区的悲苦,国统区的黑暗,他在延安找到了中国大地上惟一的一片净土,在中共领导人身上找到了希望、自由与团结。1938年春,杨朔离开延安,奔赴山西前线参加战斗,后经潼关南下广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