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语言是一个作家的灵魂(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2:11:09 生活报 孙达 参加讨论
写作三十年 更有力量描写复杂的人性 从第一部长篇小说《树下》开始,迟子建在持续中短篇写作的同时,每隔三四年,会情不自禁地投入长篇的怀抱。到了《群山之巅》,她进入知天命之年,可纳入笔下的生活依然丰饶。 记者:一月的北方,冰雪覆盖。正如大雪覆盖下的世界一片寂静,当我们捧读这部作品时,周围也仿佛静寂无声,心完全被小说中的人物牵走了。故事的结尾,那句“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让人颇为唏嘘,仿佛能感觉到您的心境。能谈谈写完这部长篇的感受吗? 迟子建:《群山之巅》结尾的这句话:“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既是我笔下人物的心境,也是我五十岁的心境。不知不觉写了三十年,更多的体味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苍凉。我望见了彩虹,也看到了人间魔鬼,使我在创作作品时,更有力量描写复杂的人性。 记者:小说的《后记》中,您写到,创作小说时,因身体不适而中断写作。这令大家非常担心您的状况。您近期的写作安排如何,是否要休整一段时间? 迟子建:《群山之巅》出版后,媒体采访很多。因我在书的《后记》里,提到写这部长篇时,因颈椎病引起的剧烈眩晕,两度中断了写作,没想到个别媒体把它做成标题,而且还给眩晕升级为“昏厥”,所以这段不断接到友人们的问询电话。我赶紧用微博方式,告知平安。颈椎病和腰椎病,是每一个从事写作的人都会受到的困扰。我出版了八十多部作品,劳动量大,对颈椎和腰椎的损伤可想而知。好在我现在注意到这个问题,加强锻炼,适当理疗,现在缓解不少。谢谢关心我的读者朋友。 记者:最后这个问题还是关于黑土题材的。我们非常喜欢您写的关于乡土的作品,蕴含着丰厚的民风民俗,特别生动。而这种生活就在我们周围,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而您却把这些细节轻松地展现出来,仿佛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您肚子里到底积攒了多少故事?您接下来还有哪些写作计划? 迟子建:我在北极村出生,在大兴安岭成长,是土生土长的龙江作家,热爱这里的风物。白山黑水给我文学的滋养是无穷的。关于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很多优秀的黑龙江作家在用不同的方式抒写,我不过是其中的一员。我心中埋藏的文学故事,还有很多,我愿意用我的笔,继续描绘这片给了我美好,也给了我伤痛的土地。这片土地,在我的文学海洋里,是艘巨轮,永远不会沉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在通达现实中彰显时代气韵
- 下一篇:文学研究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