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从高原到高峰,障碍何在(3)


    浮躁的背后是短视功利
    张江:多而不精、繁而不荣,背后的原因是创作者心态浮躁。千锤百炼,才能出得好钢;十年磨剑,才能削铁如泥。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没有耐心千锤百炼,没有毅力十年磨剑。心态的浮躁,折射的是作家艺术家对文学艺术敬畏感的消失,也暴露了作家艺术家价值观的世俗化、平庸化。
    王春林:浮躁气氛的来源大约有三个方面。其一,我们正处于一个以“快”为突出特征的文化快餐化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愈是晚近,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人类生活的基本节奏,就愈是加快了步伐。快节奏的生活,必然会对置身其间的文学产生影响。尤其不能忽略的一点是网络的出现。有了网络,就有了平面化、快餐式的网络阅读与手机阅读,专心品读逐渐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既然一切都快了起来,那文学创作为什么不可以快一些?这么一快,急功近利的问题就来了。
    其二,现实经济利益的直接刺激。这一点,与文学正处在一个以经济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密切相关。一方面,必须承认市场经济对于国家民族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泛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泛市场经济的观念下,似乎只要作品畅销,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就是成功的创作。为了经济利益,一些作家放低身段,只为市场写作,其结果必然是文学的实用性、功利性大大增多,文学的精神性日渐削弱。
    其三,文学奖项与选刊所造成的文学短视症。各类文学奖项的设定,各种文学选刊的创办,其初衷当然是为了推进文学创作的发展。但实践中,文学奖项与各种选刊竟成了双刃剑,一方面促进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却“误导”文学的方向。所谓“误导”,是说在很多作家心目中,干脆把文学与文学奖、文学选刊画了等号,文学创作变成了为文学奖、文学选刊而作。很多作家的创作目标,只是满足于被选刊选载,或者获奖。当被选载或者获奖成为作家创作的终极目标时,急功近利也就无法避免了。
    一言以蔽之,不彻底告别文学创作的这种功利主义心态,文坛就不可能切实摆脱浮躁氛围的困扰,也不可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