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从音韵角度探究文化基因(3)


    全面研究诗歌认知机理
    杨亦鸣表示,以诗歌押韵为载体着力于传统文化语篇形式的探索,只是传统文化“基因”研究工程的一部分。从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应当进一步整合多种科学手段研究平仄和节律的认知机制,从而为诗歌认知机理与中国人阅读、写作偏好提供更加全面的认识。
    “诗歌的创作技巧和生成法则对后续艺术形式的孕育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敏感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智慧和文化。”陈庆荣表示,需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形与神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以揭示中国人对古代诗歌韵律特征有意识知觉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
    “传统的文学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诗的国度,而‘韵律’不仅是诗的外在形式,也是精神内核。”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教授王为民提出,从语言学内部的学科分类上说,音韵学研究属于历史语言学的一部分,而历史语言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探讨人类语言的起源及其演化。音韵学的产生与中国人对“韵律”的自我认知和文学艺术上对“韵律”的追求密不可分。探讨中华民族及其语言演变问题,需要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正确解读,需要在以音韵学、文字学和训诂学为核心的传统“小学”上下更多功夫。
    记者 王广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