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注《文选》之解题探研(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9:11:24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翔翥 参加讨论
四、精赅讲解 揭示主旨 李善往往于篇题之下,或承袭前人旧说,或论断己意,提纲挈领,揭橥章旨。因袭旧说者: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下引《汉书》注:“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义。故虚藉此三人为辞,以风谏焉。”曹大家《东征赋》下引《流别论》注:“发洛至陈留,述所经历也。”潘安仁《西征赋》下引臧荣绪《晋书》注:“岳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行历,论所经人物山水也。”郭景纯《江赋》下引晋中兴书注:“璞以中兴,三宅江外,乃着江赋,述川渎之美。”谢灵运《述祖德诗》下引《灵运述祖德诗序》注:“逮贤相徂谢,君子道消,拂衣蕃岳,考卜东山,事同乐生之时,志期范蠡之举。”刘孝标《辩命论》下引刘璠《梁典》注:“辩命论盖以自喻云。”颜延年《祭屈原文》下沈约宋书注:“为湘州刺史张邵作祭屈原文,以致其意。” 明断己意者。如宋玉《高唐赋》下注:“此赋盖假设其事,风谏淫惑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下注:“此赋假以为辞,讽于淫也。”张平子《思玄赋》下注:“但思其玄远之道而赋之,以申其志耳。”张华《励志》下注:“此诗茂先自劝勤学。”潘安仁《闲居赋》下注:“闲居赋者,此盖取于礼篇不知世事闲静居坐之意也。”潘安仁《怀旧赋》下注:“谓思于亲旧而赋也。”江文通《恨赋》下注:“意谓古人不称其情,皆饮恨而死也。” 旧说兼及己意者。如班孟坚《幽通赋》下先引《汉书》注:“班固作幽通赋以致命遂志。”次下己意:“赋云:觌幽人之髣髴。然幽通,谓与神遇也。” 五、扼要评论 深探文心 李善有时在篇题注释之中寥寥数语,切中肯綮,抒发自己的文学批评观。如枚叔《七发八首》下注:“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犹楚词、七谏之流。”这里“犹楚词七谏之流”之语断“七发”之流别,明楚辞之文风。 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下注:“又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日不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蕃,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这里“愤而成篇”一语,可见子建自剖成篇,内心之愤,文章之气。 嵇叔夜《幽愤诗》下注:“班固史迁述曰:幽而发愤。乃思乃精。”这里指出嵇叔夜《幽愤诗》之诗乃幽愁发愤,精思傅会之作。 郭景纯《游仙诗七首》下注:“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这里李善慧眼识珠,道出郭氏的游仙诗与众不同,“见非前识”四字便是精赅之论。这与钟嵘的看法是笙磬同音。钟氏说:“……但《游仙》之作,词多慷慨,乖远玄宗。其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栖榛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颜延年《陶征士诔》下注:“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延之为始安郡,道经寻阳,常饮渊明舍,自晨达昏。及渊明卒,延之为诔,极其思致。”这里“极其思致”一语,既有对于陶、颜二人深厚情谊之理解与把握,也有对颜氏之作诔文的崇高评价。 应吉甫《晋武帝华林园集诗》下注:“干宝晋纪曰:泰始四年二月,上幸芳林园,与群臣宴,赋诗观志。孙盛晋阳秋曰:散骑常侍应贞诗最美。”“最美”二字道出应氏之诗作文质兼善。 六、精于校勘 详于考证 李善注中有大量的校勘和考证的材料,篇题亦然。从中可见李氏广博而渊深的文史功底,以及科学而精湛的校勘与考辨方法,这部分内容丰厚,是构成《文选注》的鲜明特色。 校勘者如:1、校勘人名、诗题并误的。陆士衡《为顾彦先赠妇二首》下注:“集云:为全彦先作,今云顾彦先,误也。且此上篇赠妇,下篇答,而俱云赠妇,又误也。”陆士龙《为顾彦先赠妇二首》下注:“集亦云为顾彦先,然此二篇,并是妇答,而云赠妇,误也。”陆士衡《赴洛二首》下注:“集云:此篇赴太子洗马时作。下篇云东宫作,而此同云赴洛,误也。” 2、校勘人名张冠李戴的。曹子建《赠丁仪》下注:“集云与都亭侯丁翼,今云仪,误也。魏略曰:丁仪,字正礼。太祖辟仪为掾。”曹子建《又赠丁仪王粲》下注:“集云:答丁敬礼、王仲宣。翼字敬礼,今云仪,误也。” 3、校勘职官误用的。庾元规《让中书令表》下注:“诸晋书并云让中书监,此云令,恐误也。” 4、校勘版本的。任彦升《为褚咨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萧子显齐书曰:褚蓁,字茂绪,为义兴太守,改封巴东郡,表让封贲子霁,诏许之。官至前将军,卒。然此表与集详略不同,疑是藁本,辞多冗长。 5、校勘因不明用韵而分节错误的,刘琨《扶风歌》下注:《集》云:《扶风歌》九首,然以两韵为一首,今此合之,盖误。 考证者如:1、考证诗体得名之来由的。应璩《百一诗》下注:“张方贤楚国先贤传曰:汝南应休琏作百一篇诗,讥切时事,徧以示在事者,咸皆怪愕,或以为应焚弃之,何晏独无怪也。然方贤之意,以有百一篇,故曰百一。李充翰林论曰:应休琏五言诗百数十篇,以风规治道,盖有诗人之旨焉。又孙盛晋阳秋曰:应璩作五言诗百三十篇,言时事颇有补益,世多传之。据此二文,不得以一百一篇而称百一也。今书七志曰:应璩集谓之新诗,以百言为一篇,或谓之百一诗。然以字名诗,义无所取。据百一诗序云:时谓曹爽曰: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知百虑有一失乎?百一之名,盖兴于此也。” 2、考证作者的。如《古诗一十九首》下注:“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诗云:驱马上东门。又云:游戏宛与洛。此则辞兼东都,非尽是乘明矣。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 3、考证风俗之来由的。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下注:“风俗通曰:周礼,女巫掌岁时祓除疾病。禊者絜也,于水上盥絜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韩诗曰:三月桃花水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祓除不祥也。续齐谐记曰:晋武帝问尚书挚虞曰:三月曲水,其义何?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而俱亡,一村以为怪,乃招携至水滨盥洗,遂因水以泛觞。曲水之义起于此。帝曰:若所谈,非好事。尚书郎束皙曰:仲治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说其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见有金人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因其处,立为曲水。二汉相沿,皆为盛集。帝曰:善。赐金五十斤,左迁仲治为阳城令。裴子野宋略曰:文帝元嘉十一年三月丙申,禊饮于乐游苑,且祖道江夏王义恭、衡阳王义季,有诏会者咸作诗,诏太子中庶子颜延年作序。” 4、考证史实的。王仲宣《赠文叔良》下注:“干宝搜神记曰:文颖,字叔良,南阳人。繁钦集又云:为荆州从事文叔良作移零陵文。而粲集又有赠叔良诗。献帝初平中,王粲依荆州刘表,然叔良之为从事,盖事刘表也。详其诗意,似聘蜀结好刘璋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