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山西吉县伏羲女娲研究


    摘要:山西吉县柿子滩岩画的发现,引起了学人对当地伏羲女娲的关注。岩画的女性造像包涵了先民的信仰元素,与当地伏羲女娲考古、传说相辅相成。结合伏羲女娲的庙宇、灵验传说、庙会仪式、传说与习俗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呈现了随着信仰场所衰败与消失,民众的信仰外在表现式微,但会逐渐转化为口头传说与生活习俗,内化为民俗心理。
    关键词: 伏羲女娲 信仰 传说 习俗
     
    吉县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据考古发现,吉县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距今两万至一万年的柿子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原地埋藏遗址,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伏羲女娲在上古文献中有大量相关记载,对其最基本的认知为:伏羲,风姓,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是古代传说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作为人类始祖被不同地域与民族供奉。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她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在民间信仰体系中,她是掌管人类始祖和婚姻的神祇。吉县当地人称为伏羲爷爷和女娲娘娘[1]。
    一、 吉县伏羲女娲信仰空间与历史考证 
    各种形态的民间道教、民间佛教以及基于泛灵论的自然精灵崇拜和鬼魂崇拜等在内的民间信仰,概括地定义为“民俗宗教”,不仅包含着广大民众的道德价值观(如“善有善报”、“行好”、解释体系、看香与香谱、扶乩、风水判断、神判、解签等)、生活逻辑(生活节奏、与超自然存在建立拟制的亲属关系、馈赠与互惠、许愿和还愿、庙会轮值与地域社会的构成等),还深深地蕴含着他们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对社会秩序的期待以及可以使他们感到安心的乡土的宇宙观(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平安是福等)。[2]目前吉县境内伏羲女娲庙宇等信仰场所主要有人祖庙、坤柔圣母庙、挂甲山后土庙。“人根之祖、出于吉州”的人祖山伏羲皇帝正庙引人注目。人祖庙中有娲皇宫、伏羲殿,民间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人祖的风俗;山中有与女娲、伏羲向天问婚相关的滚磨沟、穿针梁、合烟崖和伏羲岩等摩崖石刻,有流传于吉县的 “人祖歌”等……凡此种种与伏羲女娲有关的神话传说、信仰等,从2001年柿子滩遗址岩画的发现引起了学人的关注,有学者认为,其年代可以和女娲伏羲时代相对应[3]。2012年06年10日《新快报》题为《山西吉县人祖山发现遗骨,专家称或属于“女娲”》的报道再次将吉县的女娲带入公众视线。
    据不完全统计,人祖山中历代庙宇约达200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建有“娲皇宫”和“伏羲皇帝正庙”的人祖庙,庙旁有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1984年,娲皇宫遭人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从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考古工作者对人祖庙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
    据历史考究,取地名之初,往往以某种事物为名。今天尽管这些事物已不复存在,但地名作为记忆存留下来。正如保罗·康纳顿所言:“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关过去的知识。我们在一个与过去的时间和事物有因果联系的脉络中体验现在的世界,从而,当我们体验现在的时候,会参照我们曾体验的事件和事物”[4]。吉县人祖山正是体现了民众对于伏羲女娲信仰的观念系统与认知构架。首先以史为证,梳理吉县现存的伏羲庙考古与文献资料。
    人祖山又名庖山、风山,万历十九年(1591)《重修吉州苞山伏羲庙碑记》记载“吾州治北百里,高山之上有伏牺之庙。因庙而名山,曰人祖山”;清光绪五年刊本《吉州志》[5]记载庖山:州北三十里,迤北而上,又三十里至绝顶。上建伏羲庙,塑伏羲、女娲二像,相传为庖羲氏故宫。又传伏羲始制婚姻之礼,名为人祖,一名人祖麓。这些记载,可以得知人祖山在县治之北,因由伏羲庙而得名为人祖山。换句话,就是先有伏羲庙,而后有人祖山之名。此外,据《隋图经》“平山,在平阳,一名壶口山”以及《拾遗记》卷一“庖者,包也。言包含万物,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羲,亦谓伏羲。”[6]可见,庖山以及其他山名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有一定历史记忆存留其中,蕴含了民众对于女娲信仰体系的建构。清代《吉州志》所记载的“人文初祖,出在吉州”这里的“初祖”就是远古祖先之义,但并非所有的远古人都是祖先,“那些氏族长、部落、家长、有功德的成员正常死亡才能成为祖先”[7],因此上述“初祖”指的就是伏羲、女娲。
    但是目前伏羲庙建筑年代不可考,《重修吉州苞山伏羲庙碑记》记载:“莫知其肇建于何时”。说明当时,人们对伏羲庙的创建年代及其历代维修状况,已无记载可考。伏羲庙现存建筑有伏羲殿、女娲宫、地藏殿等三座建筑。伏羲殿,明代建筑,残破严重,其殿坐东向西,窑洞无梁殿结构,俗称枕头窑,两券两伏作法;殿分明、次三间,明间设门,两次间为窗;原本殿外建有五开间的前廊,现仅存五方柱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殿内明间开间较大,靠后壁设神台、神龛,神台中央,供奉伏羲主像,两侧陪侍神像各一尊。但现状不堪入目,主像面部酥解剥落,倾倒一侧;二陪侍移居龛下,头足缺失;龛楣上,依稀可见有残存的盘龙、牡丹、楼阁、亭台等悬塑;两次间各有两尊塑像,大都残损不全。
    女娲宫位置在伏羲殿的背后,当为碑记中的“后殿”、“后楼”,其坐北向南,系明代窑洞建筑,外设三间木廊,椽飞裸露,系清代添建。该窑洞下施坎墙,用石条垒砌,上为两券两伏砖顶。宫内设神台、神龛,神龛装修较为简单,但现在殿内主像,陪侍神像无首,不在原有位置。2011年发掘出彩塑3尊、书籍戥子、木函(残)、人、兽骨等,找到了明代女娲塑像;清理出的木函残片、女娲塑像的龙骨架上,都发现有重要题记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