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59 中国社会科学网 毛巧晖 参加讨论
二 海南“三月三”黎族苗族传统节日在海南省以及全国影响较大。黎族人举行“三月三”盛会历史悠久,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装束来游,携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剧。"清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就有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聚于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郊外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进凑一处,即定配偶。”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民众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1984年,根据黎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广东省人大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三月三”确定为黎族的传统节日,规定在“三月三”期间放假两天,同年,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和政府也通过决议,将“三月三”定为苗族人民的节日。自此,广东省及后来成立的海南省各级政府,都在黎族苗族聚居地举行“三月三”的盛大庆典活动,这一节日只是局限于海南这一区域,属于区域性民俗事象,为外界关注较少。随着海南旅游的开发,它逐渐为外界关注,但只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平台,各级政府的投入都很少。199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举办首届国际椰子节,其目的就是“让世界了解海南,使海南走向世界”,“三月三”活动被纳入到椰子节中。1992年2月18日,海南省组委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李德生、杨德志、王光英等及新闻记者、各界人士一百多人参加新闻发布会,全国很多报刊发了消息。两日后,省长刘建峰发表《办好椰子节,推进海南大开放》[⑥],组委会与香港《经济导报》联合出版宣传椰子节的专集,并在《今日中国(中文版)》[⑦]香港《天天日报》、《明报》以及英文版《中国日报》上刊登专版广告,这一系列活动发生的历史情境上世纪90年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三月三”作为其中一个文化范畴,它处于边缘,组织者与参与者更多打造适合于国际旅游的“椰子文化”。黎族的“三月三”仍然是自在的存在于民间,各级政府根据需要,主持一些文化活动,但并无相关组委会,因此2000年以前,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主会场都是在五指山市(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府驻地)举行,相关文化单位在这一文化体系中只是处于边缘,表演节目与参与表演主要由民间组织者策划。 进入21世纪,除“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需要集中外,各民族市县都在本地欢庆“三月三”节。2008年开始将“三月三”节庆活动列为全省的重要文化活动,并以主会场的形式在各民族县市轮流举办[⑧]。它的发展与影响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一个主导因素就是2006年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名单,从此“三月三”的组织与节目展演演化为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形式,以下主要以2012年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的组织与节目展示来呈现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12年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动的主会场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3月19日公布《2012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主会场活动总体方案》[⑨],其中包含:指导思想、活动名称、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与组织机构,参与者包括副省长、民宗委、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旅游委、省公安厅、省公安消防总队、省安全监管局等,从中可以看到政府各个部门已经加入到“三月三”的组织与治安维护,它已经变成了政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活动。除了陵水主会场外,海南其他县市也分别组织活动,具体活动内容都由各县市宣传部、文体局、文化馆进行了设计与策划。 笔者2012年3月21日至24日,在海南五指山市参与了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动。本年度五指山市不是“三月三”主会场,它的活动主要限于五指山市及其所辖区县。22日参加了五指山市南圣镇 的“三月三”活动,活动的宗旨是:深入挖掘黎族苗族民间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丰富的黎族苗族民间文化,活跃农村各族人民文化生活,本着节约、欢乐、热烈的原则,充分展示浓厚的黎族苗族文化魅力和南圣新形象,……构建文明和谐南圣,……。作为基层政府组织,他们直接主导与策划民众的相关活动,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的表述,他们只是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最终是配合“文化和谐新农村建设”。活动内容包括: (一)庆祝活动(地点:南圣镇政府新办公楼前篮球场) 1、镇政府新办公楼剪彩仪式 时间:2012年3月22日上午8:30—9:00 2、“醉美南圣”摄影比赛开镜仪式 3、《南圣民歌集》出版仪式 4、“三月三”节活动开幕式 时间:2012年3月22日上午9:00—9:20 5、文艺表演 时间:2012年3月22日上午9:20—10:20 (二)民族民间体育竞技(地点:南圣中心学校) 时间:2012年3月22日上午10:20—12:30 1、射弩; 2、跑工营; 3、拉乌龟; 4、板鞋竞速; 5、踩高; 6、顶棍; 7、攀藤摘花; 8、夫妻互背; (三)黎族苗族特色工艺、特色饮食展示(地点:南圣中心学校) 时间:2012年3月22日上午10:30—12:30 1、黎族织锦编织工艺展示; 2、苗族蜡染、苗绣工艺展示; 3、黎族山兰糯米酒制作展示; 4、黎族系列特色菜展示; 5、苗族系列特色菜展示; 6、黎族竹筒饭制作展示; 7、苗族三色饭制作展示。 (四)民族民俗风情展示(地点:南圣中心学校) 时间:2012年3月22日上午11:00—12:30 1、黎族婚庆情景展示; 2、苗族婚庆情景展示; 3、黎族祭祀习俗展示; 4、苗族祭祀习俗展示。 从活动安排可以看到,“三月三”节庆与政府办公楼剪裁、摄影比赛、《南圣民歌集》出版仪式等整合在一起,政府行为与民间自在的节庆活动合二为一,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官方主流话语与民间形式的一种新型关系。权威话语努力提取民间文化形式中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素,重新建构新的“三月三”民俗活动。 1.“舞台展演”成为“三月三”活动的基础。 南圣镇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动主要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倡导健康的活动方式,展示民俗风情文化、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镇各单位、各村委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密切配合,力求把这项民族民俗活动办好办实。今年是全省齐心协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第二年,要借助今年“三月三”节庆活动,打造南圣第二组团旅游休闲康体养生福地和独具魅力的文明生态小集镇。民俗展演所呈现的“舞台真实”是旅游人类学的重要理论[⑩],展演地的民俗文化与民众的生活割裂,所展示的文化经过了权威话语的重新建构。从活动内容中可以看到,黎族苗族的传统“工艺”、“饮食”、“民俗”展示占重要部分,参与“织锦”、“五色饭”、“婚礼”展示的人员与表演内容属于舞台的延伸,他们在观众面前展示被“提炼”的文化元素,而这些元素却远离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展演更多是将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化事象通过具体活动展示出来,在展演的过程中,策划者与表演者都在追寻吸引观众或者社会关注的文化要素,这与民俗事象本身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空间与距离。但这些文化要素成为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动文化建构中的重要要素或者文化构件。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多一些“有深度的阅读”
- 下一篇:老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