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作家印象 >

将“禾下乘凉梦”植入孩子的梦想 ——《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文字作者蒋万知访谈录


    
     Q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5月24日上午,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生前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这位科学家表达最后敬意。蒋老师也去现场送别了袁老,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蒋万知:袁老是5月22日13点过世,当天下午,就有不少的朋友赶去湘雅医、袁老生前工作过的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及长沙的殡仪馆阳明山送别袁老。袁爷爷过世的5月,长沙一直阴雨绵绵。我们23日去阳明山时,也是飘着细雨,那天很拥堵,去阳明山悼念袁老的车辆特别多。
    殡仪馆大坪前排队悼念的队伍很长,男女老少,也有不少是来自外地的朋友。大伙儿打着雨伞,手里拿着鲜花,安静又有耐心地排着队。队伍中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悼念袁老,有一个四五年级左右的小朋友在我们前面排队,小声地跟他妈妈讲着,他在书本里看到的袁爷爷,他在杂交水稻博物馆里看到的袁爷爷。袁老的形象,已经深入一代又一代人心中。
    我身边有特别多感人的事迹。有两个大学生,自发地冒雨搭着公交车,去阳明山悼念袁老,回校后,在班上讲述悼念袁老的场景,全班同学都哭了。有一位企业家朋友,从事的工作与农业没有一点儿关系,他也悄无声息地去了阳明山悼念袁老。大伙儿纯粹是敬重袁老,感恩袁老,怀念袁老,自发地向袁老表达悼念之情。5月25日晚上,520架无人机点亮长沙夜空,缅怀袁隆平院士,他们陆续拼成了杂交水稻的图形、重现了袁隆平院士在稻田边工作的场景,最后在湘江上空组成了袁老的画像。敬重袁老的人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悼念。
    中国人讲的是“民以食为天”,袁老说“世界上什么事最大,吃饭最大。”袁老一生为杂交水稻事业做出的了不起的贡献,为共和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惠及了全世界人们。他的成就是写在土地上,他的名字是刻在人心里的。袁隆平院士也经常说,“人除了吃饱肚子,还需要一股子精神。”袁老为科学事业、为人民奋斗一生的精神,已经影响了几代人, 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一直流传下去。
    Q这本《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是2020年出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促使您创作了这本书呢?
    蒋万知:特别感谢天天出版社,感谢编辑老师,为《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并为这本绘本,请了优秀的绘画师呼啊呦为作品配图。
    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从来没有为吃不饱饭的问题发愁。这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学家为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袁老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很多小朋友都知道。
    但到底什么是杂交水稻技术?杂交水稻和普通的水稻,有什么不同?杂交水稻技术的攻克,了不起的地方在哪里?这些问题,孩子们不一定能回答。让孩子们了解这项技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发明创造”的种子,是我想做的事。我在科技战线工作了十来年,深深地领悟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希望孩子们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的创作途径,是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通过科普故事来呈现。我的梦想,是为孩子们创造出深入浅出的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引导孩子们去探究科学原理,钻研科学方法,为未来的科技人才、未来的科学家播种、浇水、施肥,让科技创新的力量能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Q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和袁老有过交集吗?
    蒋万知:我是工作在科技战线上的一名科技管理工作者,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见过袁老,合过影,聆听过袁老的教诲。接触过袁老的朋友,都说袁老特别朴实,平易近人,三句话不离“杂交水稻”这个老本行。
    我很荣幸,和袁老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也很荣幸,写下了《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这本书,向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科学家致敬。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一名科普作家,袁老的事迹和精神,会一直鞭策我前行。
    Q书里不只写了袁隆平先生的故事,还介绍了水稻杂交技术,您是如何用简单的语言向孩子介绍这个复杂的技术?
    蒋万知:一句话概括,“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科普”。关于袁老的书,要么就是故事化的生平事迹,要么就是纯粹的专业的知识。要想让孩子们主动地吸收科学知识,咱们得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科普知识。
    《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写作过程中,首先,我查阅了许多的有代表性的专业著作和资料,包括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组八十年代出版的专业论著《杂交水稻》,还有人物传记、电影等。并请教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高级专家,对杂交水稻的知识有了较好的沉淀。然后,再构思故事,从袁老的科学道路中找灵感,将专业知识和故事化的描述相结合,用一个叫“小星”的小姑娘,串起了袁爷爷的科学道路和杂交水稻知识。
    创作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用浅显的语言将深奥的专业知识体现出来,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特别感谢天天出版社的编辑老师,有着丰富的儿童读物书籍出版的经验,给予我大量的支持。比如说,杂交水稻里有许多专业名词:父本、母本、雄性不育株、两系法、三系法等等,我们都转换成小朋友能看得懂、读得明白的语言。“父本”“母本”,我们称之为“水稻爸爸”“水稻妈妈”。“雄性不育株”,这是生物学的专业术语,我们将水稻是雌雄同株、自花授粉的原理讲清楚,那么雄性不育株就是雄蕊发育不正常的水稻,孩子们很容易就能理解。“两系法”、“三系法”,也是杂交水稻里的重要概念,如果直接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专业术语,孩子们会被绕晕的。我们将杂交水稻育种的过程片断化,通过袁隆平育种的几个场景片断,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伟大创举体现出来。
    另外,我们用了很多民谣和二十四节气知识。比如说赶花粉的民谣:“两根棍子,套根索子;迈开步子,赶出银子”,通过民谣将“授粉”的环节生动活泼地体现。“惊蛰勤播种,春分勤插秧,立夏多施肥,小暑多收获”,通过节气知识的穿插,将春播夏收的知识讲到位。南方水稻是可以种两季的,春播夏收和夏播秋收,故事中都体现了这些知识。
    总的来说,是深入浅出的讲科普故事。我们的创作宗旨,是让几岁的孩子都能明白什么是杂交水稻。
    Q您希望小读者们在阅读了《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后能学到什么?获得什么启发?
    蒋万知:首先,孩子们对袁老的故事和人生轨迹,有了大致的了解。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就立下了“不让老百姓挨饿”的志向,到辗转海南发现“野败”,再到攻克杂交水稻技术难关,惠及全世界人民。袁隆平院士的科学道路得以呈现。
    第二,也是这本书的侧重点,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杂交水稻,水稻的生长规律是什么。故事中写科普,赋予了孩子们实实在在的知识获得感。只要读懂了《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的孩子,就能自个儿说出来,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这项技术了不起的地方在哪里?
    第三,是赋予孩子们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袁老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才培育出成功的杂交水稻。袁隆平是怎么探究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难题的,《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都进行了回答。引导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这对孩子们来说,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来说,非常关键。
    袁隆平院士的过世,是巨星的陨落,是我们全人类巨大的损失。但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是后继有人的。我们也希望,通过《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我们能将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植入孩子们的人生梦想,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一颗科学家梦想的种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