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平:从“心”出发,阅读让生命更丰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19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李利芳,张继清 参加讨论
编者的话: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能力、知识、综合品格都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少年期也是生命的准备阶段,是智力、情感及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本期一周好书重点推荐儿童文学作家翌平的最新少年小说《野天鹅》,在书中他探讨儿童成长期中的主体性如何被成人所影响,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成人这个话题。此外本期还介绍了文艺类、社科类好书5种,这些书都值得读者用“心”体会。阅读,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 《野天鹅》:东方少年成长的诗性书写 关键词 翌平 东方少年 艺术 成长 在艺术的境界里诗性地表达东方少年的成长,展现中国少年本真的生命观与世界观,敞开他们勇于追求美与善的崇高天性,在历史的细节中重温北京的音乐学院大院里一群孩子的喜怒哀乐与逐梦历程,这便是《野天鹅》的创作宗旨。 ■李利芳(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翌平一直在努力寻找提供给少年儿童精神成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有较大的年龄跨度,从面向低幼的童话到面向青少年的小说,这其中文类的内在要求和他个人自觉的文学主张共同决定了其创作的难度与挑战性。翌平很关注儿童文学美学思想的突破,他对世界范围内儿童文学的艺术革新一直保持敏感的状态,特别是对欧美青少年文学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趋势、代表作家均有深入的关注。这意味着他的创作始终是一种开放的、反思的、建设与发展中的姿态;而另一方面,基于其家学的传承与长期的儿童文学品质浸润,翌平骨子里永远是一位纯粹的“童话”作家,即他文学世界的底色或本色是属于“童话”质地的,而“童话”也正是“儿童文学”精神宇宙的核心。 翌平在多元题材与文体的探索中自然秉持着他的思想本色。“童话”的透明与美善应该是人类的闪光人性最典型的折射。无论怎样探求社会与成长的复杂性,翌平一以始终将小说的最终基调落实在了“童话”的基质上,这令他的成长小说书写充满了东方诗性智慧的光芒。“童话”作为方法论内化于翌平的文学思维中,而其作为男性作家对儿童成长所需价值要素的选择与判断又极大地扩容了其小说的内涵,包括题材的范围与向度,故事纵深时间维度的开拓,面向历史或未来等。其中最关键的价值质素又在对审美范畴的补充丰富,即在儿童文学的语域内实现坚实、硬朗、阳刚的气质,而这也正是当前原创儿童文学亟需加强的一个方面。 《野天鹅》的故事发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这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为今天的孩子追寻文学资源,固然与翌平个体的童年背景有关,但更多的恐怕是基于作家在儿童文学视野下对历史作积极反思,立于童真维度对人性作重新阐释与建构的价值立场。于是作品的意义便不仅仅在“为儿童”或“因儿童”的单一层面,而是对整体当代文学对该历史时段的书写都是一种观念性的突破,深刻体现出“儿童文学”作为一种价值视点的独特性及其文化建构意义,它对于丰富当代文学的多元历史阐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其中尤其突出的是青少年主体在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的重要作用,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青少年主体自身成长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在更开阔的文学史视阈内看取与定位《野天鹅》的艺术独创性。 翌平的童话精神使他能够打通“自然、艺术、童真”三重对象世界,在回眸历史时萃取其思想精华。“野天鹅”是贯穿文本世界的一个中心意象,故事开篇于“天鹅之死”,白天鹅被猎杀。故事终于孩子与成人视线中一对白天鹅的复归。翌平没有声嘶力竭地去控诉人性之恶,他仅以把握“人与自然”的简洁关系去隐喻与表达历史。他对“大历史”的反思仅从“野天鹅”的小视点切入。“自然”与“童真”天然为一整体,但在复杂善变而拥有威权的成人社会面前,他们又均为无奈可怜的弱者。孩童与成人世界是不可逾越的吗?儿童成长中的主体性如何被成人所影响,又如何去影响成人?这是翌平着力思考的问题,他们二者之间有无一种可以产生深度理解的通道?如果有,这个通道又是什么呢? 是“艺术”。翌平一直在文学的创作与呈现中自觉地对“艺术”作本体反思。于是,“艺术”既是翌平的主要审美对象,又是共鸣情感生命,净化心灵,焕发人性之善之美的可靠的桥梁与纽带。“艺术交流”直通人性,显示为纯粹的美的创造性,审美的理想性,与“童话”气质相通,这二者精神风气的汇合,使得翌平完全能在“永恒性”的追寻上驾驭历史,理解人生。于是,“成长”的概念在翌平笔下便始终是“音乐性”的,“舞蹈性”的,其内在的节奏、旋律、力量就如同安徒生的经典童话《野天鹅》,以及故事中孩子们亲自演出的《野天鹅》童话剧,还有文末所附的翌平亲自作词改编的《野天鹅》歌曲。 《野天鹅》一书较翌平以往创作的突破点还在于,作家的落笔更实了,叙事与语言更为干净整洁,而意境与思想的提取则更为纯粹高远。思考少年成长及其可能性路径、成长的普遍性价值,努力去挑战“文学”再现“艺术”的难度及其创造性乐趣,以艺术抵达与张扬美丽人性,这就是翌平的一曲“野天鹅”吟唱给我们的,吟唱给世人的心灵之歌。 就像找工作一样,好的婚姻是主动找来的 关键词 女性 婚姻 幸福 该书是一位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阅人无数并事业有成的妈妈写给女儿的贴心话,她提醒那些优秀且不打算单身的女孩子如何提早规划自己的幸福生活。 ■张继清(书评人) 作为新时代女性,我们信奉“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是的,如今女人在职场拼杀的能力、见识、胸襟、气魄等等,都有不逊于男性的表现,有些方面甚至显出后来者居上的架势。 但这些女性在婚恋问题上却是非常幼稚和盲目的,要么是忙于事业打拼耽误了组建家庭,要么是沉浸在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里不能自拔。知识女性在婚恋问题上容易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在选择未来伴侣时“丧失理性”,把这至关重要的选择权拱手交给了不可知的命运,最终很有可能在灰暗的婚姻中消磨了意气,浪费了才华。 《一个普林斯顿妈妈的女儿经》的英文书名是“Marry by Choice, Not by Chance”,用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大概是说“选择你的婚姻,而不是把它交付给偶然的机会”。该书的作者苏珊·佩滕,是一个在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才女、一个资深人力资源咨询专家,她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因而被人们称为“普林斯顿妈妈”。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咨询的职业女性,佩滕的工作就是指导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找到合适人选,同时为那些有能力的人找到合适的工作提供咨询和建议。在这本书里,作者以人才市场的模型阐释婚姻关系,指导女生如何找到合适的丈夫,建立美满婚姻。 不同于认为婚姻是上天注定的缘分、月老系下的红绳、可遇而不可求的传统论调,作者认为就像找工作一样,婚姻是有目标有计划地寻找来的,或者说女孩子是把自己营销出去的。她认为女性在婚姻市场上,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找什么样的丈夫;要想找到自己想要的,自己应该有什么素质和条件,如何创造条件让对方认识和信任自己;建立家庭以后,如何经营管理家庭,创新感情。在各种煽情的爱情婚姻鸡汤充斥市场的今天,如此理性的爱情婚姻观令人耳目一新。 在书中,作者认为20岁的女孩最有资本挑选最好的人选,所以这时候的女孩的择偶条件一定要高,要去找那些优秀的能配得上自己的男孩。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在那些不值得的人身上,如已婚的、不想结婚的,或一些品质不好的男人。作者建议年轻女孩要像准备工作面试一样,向对方展示自己最好的状态以及内在素质和能力。女生不仅要恰当地打扮自己,更要爱惜羽毛,不喝酒不吸毒,避免让自己成为校园暴力的牺牲品。 作者也给予了刚刚进入婚姻的知识女性如何看待生育的非常理性的忠告:结婚女性应首先考虑生孩子,而非万事俱备的时候,完美时刻也许就根本不存在。作者认为对于知识女性,工作与生孩子根本不矛盾。女生要破除生孩子是累赘和负担的错误认识,相反,孩子是人生的乐趣、工作的动力。生了孩子的女性工作积极性更大,更有责任心和创造力。另外,早生孩子,女性也更有精力照顾孩子并有效地兼顾孩子。 作者还认为婚姻中女性并非一劳永逸地享受家庭中的地位,作为家庭女主人依然要认真经营自己。作为妻子,要独立、自尊、自爱、自信、诚实、坚韧,要有勇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的勇气,而不是去抱怨。在与丈夫相处中,既要尊重自己感受,也要宽容;要克服嫉妒,积极寻求充分交流。另外,一个好的妻子一定要会经营好一个厨房。 目前中国大学生婚恋观混乱,非理性主义,功利主义,事业高于婚姻的意识形态,游戏婚恋等等观念充斥大学校园,导致许多大学生人生悲剧,浪费了幸福年华和可为社会奉献的才华。虽然该书是为名校顶尖女生而作,但其实完全可以指导所有大学生和年轻男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