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凡“种出”《金葫芦》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16 京郊日报 郝中实 参加讨论
【导语】 金少凡是北京作协会员中的高产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儿童小说《金葫芦》蟾宫折桂——一举摘得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佳作奖。 金少凡是北京作协会员中的高产作家。曾创作出悬疑长篇小说《图纸》、都市情感长篇小说《拼婚》等多部长篇佳作,拥有广泛的读者。近年来,他着力耕耘中短篇小说创作,几乎以平均每月发表一两个中短篇小说的节奏,覆盖国内众多省市文学期刊的小说版块。这个频率在现今作家群中并不多见,以至于有作家朋友和他开玩笑说,报刊亭随便翻阅一本文学刊物,都可能发现金少凡的名字。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笔耕的勤奋和对文学的执着。但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初涉儿童文学长篇创作,他便以《金葫芦》赢得曹文轩儿童文学奖,令所有关注儿童文学创作的人们刮目相看。 记得自己少年时代曾经读过老作家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时过多年印象仍然深刻,同样以“葫芦”命名的《金葫芦》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这部作品为当代的少年儿童展现了一个并不熟悉的历史场景,讲述的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寻宝故事。鹰子的爸爸是中共地下党的交通员,他临终前嘱咐鹰子,一定要把一本记录着慈禧太后金葫芦秘密的日记本交给八路军的联络员。鹰子和好友小山子一边想方设法保护日记本,一边千方百计寻找接头的八路军联络员。经历无数次惊心动魄的躲藏、寻找和冲突,他们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瞧,中共地下党、八路军、联络员、舍生忘死……够主旋律吧!小说的地域色彩很浓,以1944年的天桥、前门、钟鼓楼、银锭桥、西直门、阜成门及西郊八里庄、门头沟、东郊通州等地为背景,不仅凸显京腔京韵京味儿,还将老北京民风民俗艺术地再现。长期的文学创作历练,金少凡小说语言精练、地道,故事情节演进紧凑,跌宕起伏且充满张力。为满足当今少年儿童阅读偏好,他还巧妙地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悬疑、历险的故事中,同时成功刻画了鹰子、小山子等不屈不挠、意志坚强的少年儿童形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儿童传奇小说。阅读中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小说《金葫芦》叙述过程中的“画面感”很强,好像在欣赏一部悬念丛生的悬疑剧。这里透露一个小秘密,金少凡曾担任多年电视编导,他的小说创作也受到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就将场景“代入”,这样,不仅阅读小说感到过瘾,将来如果有机会搬上荧屏,导演分镜头都省事——因为都“设计”好了。 据金少凡讲,这部作品是对他儿时美好记忆的还原。他儿时生活在皇城根儿下,多少生活趣事至今历历在目:捡橘子皮换糖豆儿、到坟圈子里逮蛐蛐儿、趴在地上扇洋画儿、上树掏鸟窝儿、下河捞鱼虫儿和跟在剃头匠的屁股后头跑唱:剃头匠的手艺高,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儿一根儿往下薅,薅得脑袋起大包。那时候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养兔子、养鸽子、养金鱼;学撂跤、走高跷、做绷弓子和滑冰车;把木棍儿埋进土里,盼着它变成煤……在《金葫芦》里,他用京味儿讲述这些老北京的故事,应该是一个自然的流露。在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新书发布会上发言时,金少凡深情地讲起这一切,获得广泛共鸣。毕竟,那些曾经打动过自己、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欣喜的东西,才是最真实和最宝贵的。将这些内容融入儿童文学创作,也就有了赢得少儿读者喜爱的因子。 “曹文轩儿童文学奖”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北京大学支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省作家协会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共同设立的。评委会对金少凡的《金葫芦》评价很高,认为“这是一部内容上有趣有益,形式上风格独特的小说。作家以抗日战争作为小说背景,将历史小说与悬疑小说的笔法加以巧妙融合,把故事写得跌宕起伏、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作品以少年主人公为叙述视角,以各方寻找金葫芦为叙事主线,表现了人性道义和爱国情怀。作者娴熟运用的老北京方言,既为作品增添了历史感,又生动地呈现出地域文化中的风土人情,具有独特的文学风味。”专家的评价专业而到位,《金葫芦》在少儿读者中颇有人缘绝不是偶然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