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作家印象 >

李丹莉:我与科学童话定下了情


    关键词:科普 李丹莉 大自然 科学童话
    
    李丹莉,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现就职于新疆文联。发表科学文艺作品200余万字,创作科学童话专辑30余部,制作科普微电影40余部,作品荣获各类奖项。2020年12月,荣获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受访者供图)
    “那是一个好地方,高山青青流水长……”
    这是李丹莉“初恋的地方”——大山深处的宁静与悠远,自然万物的律动和依恋,奇特地貌的坚韧和百态……都是她热切关注的题材。十几年来,李丹莉以新疆特有的自然资源为内容,让小读者在与童话故事的亲密接触中,轻松汲取具有新疆特色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新疆神秘的自然珍宝,激发小读者爱新疆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小松的微信》《阿纹和小花仙》,是李丹莉在2020年为孩子们献上的科学童话专辑。当属于孩子们的童话加入了科学元素,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近日,李丹莉接受了《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的专访。
    人文妙趣成就了她写科学童话的初心和机缘
    “我在新疆长大,我热爱这里的每一块土地。新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很多人对美丽的新疆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很多图书介绍新疆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很多,但大多数枯燥难懂。”当年李丹莉与科技人员去野外考察时,那斑斓绚丽的色彩、朝暮私语的时空、气象万千的生物所迸发出的人文妙趣,让李丹莉突发灵感,突然有了进入儿童文学领域的冲动,成就了李丹莉写科学童话的初心和机缘。
    李丹莉1990年代中期在科协专职做青少年科普,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之余,她常常思考,如何把工作和爱好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如何让传统的科普宣传跳出讲座、展板和讲台这种刻板的方式,真正融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她先是写了一些科学散文,很快就在报刊上发表了。后来,她受邀在一家优秀少儿期刊上做“丹莉讲故事”科学童话专栏,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业界、评论界的好评,这给了李丹莉很大的鼓励。
    “那个时候,每当看到孩子饶有兴趣地读我的作品,每当收到他们写给我的书信时,我感到很欣慰,是写作让我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着美丽和幸福的女人,使我有幸能够体验到那种始终如一的、对生命与创作的热爱与激情。”李丹莉说。
    一块石头,一棵小松,在李丹莉的笔下变得灵动起来,从一个物体变为活灵活现的童话人物。那些看似枯燥的科普话题,在李丹莉的笔下,因为赋予了童话视角,而显示出独特的趣味性。
    “我庆幸有与科技工作者在一起考察的时光,如果没有与他们的专业交流,仅凭我看资料时的个人理解,即便再周全,也无法获得这么多的知识和细节,很难与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山川沙石有情有义,更不可能产生灵感和构思。”
    在《梦中的爱丽丝》中,“宝石像人类一样,每天要吃饭,不过他们吃的是阳光和雨露。”在《小松的微信》中,小松树想要离开大山,它向往城里的生活,觉得山里太寂寞了,执意要去看看繁华的都市。这些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看似并无联系的科普内容,在童话世界里,有了情境的渲染,使孩子们完全没有了距离感和陌生感——小树用微信互相联系,阿魏的班里有QQ群,云杉渴望飞向天空,这些都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故事,科普知识在李丹莉的娓娓讲述中,成为鲜活有趣的内容,自然而然地浸入孩子们的脑海中。
    信手拈来的题材包含着写作者的观察和发现
    高士其为孩子创作完第一篇作品《三个小水鬼》后,有感而发:“孩子是人类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要从小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才能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转变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和欺辱。我愿意终生致力于儿童科学读物的创作。”李丹莉早期创作受高士其影响不小,“文字是一种绵延的载体,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向更多的青少年传递科学知识,传承科学的神与美。”
    “看见东西的并不是眼睛,而是大脑和心灵。”作品《回家》是一个关于新疆濒危动物雪豹的悲伤凄美的科学童话。为了写好这部童话,李丹莉用了一年的时间了解雪豹的特征、习性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看似信手拈来的文学题材,其实包含着写作者长期观察和了解大自然中这些复杂而神秘的事物的辛劳,以及对它们的科学含义的认知。“儿童文学创作,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非常难,必须要懂得儿童本位、儿童语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这是儿童文学创作者的素养和基本功。”李丹莉说。
    儿童本位的写作风格,让小读者在阅读童话故事的愉悦感受中,更加容易接收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是鲜活的、生动的,可以通过感性直接渗透入脑海而无须理性刻板记忆。李丹莉说:“我希望小读者读我的童话,就如同和最要好的朋友在一起相处,亲密无间。”
    入情入心的有爱书写
    对一篇童话而言,故事诚然是最重要的,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富有个性的人物,复杂离奇的经历,然而采取何种方式,怎样将故事讲述出来,也很重要。
    李丹莉的写作,将童话与科幻、科普、地域、情感、哲理、感悟等多种元素杂糅在一起,冲破了传统童话的藩篱,成为一种带有现代性特征的独特叙述。
    无论是《一场误会》中的新疆盘羊,《大红鱼的心声》中的冷水鱼,《木杨杨的烦恼》中新疆特有的胡杨树,《小北鲑的水中音乐会》中新疆的濒危野生鱼,还是《小松的微信》中的落叶松,从题目和内容中,读者感受到的,既有对未来世界的共同想象,也有活泼的、生生不息的故乡大地;既有不确定的梦幻世界,也有鲜明的童话符号;既有天马行空的文学幻想,也有唯我独有的新疆地貌特征……这构成了李丹莉童话的守正与创新、传承与发扬的时代气息。
    “我希望用童话幻想的美来揭示科学的美和文学艺术的美。我习惯于将情感注入科学童话的写作视角,拨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琴弦,使他们深刻同情万千物象,让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依附在感动的过程中。”李丹莉说。
    在李丹莉的《阿魏的QQ好友》,她给植物设置了一个学校,把植物同学们分成各种特色班。植物成了学生,自然就有校园生活。主人公阿魏建立了一个QQ群,和同学们群聊起来,一个昵称“隐形的翅膀”的同学帮阿魏明白了许多事理,使他学习不断进步,最后由体育委员变成班上的学习委员,而这位“隐形的翅膀”,正是原来的学习委员,后来随父母出国的阿魏菇。这种新颖别致的构思,既增加了现代元素,又突破了原有创作上的一些限制,是一种新的尝试。整个故事的真正目的,是科普了阿魏和阿魏菇的区别。
    李丹莉在多年的科学童话写作中,秉承着这样一个准则,尽可能让知识活化,知识与想象并重,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这一个个故事里,李丹莉希望能给当下环境中有成长烦恼的孩子,带来善意和智慧、勇气和胆量、宽容和担当。在其笔下那些入情入心的有爱书写,成为具有重要科普价值的文学“道具”,构成了为少年儿童所兴趣盎然的作品,表现出了浓郁丰盈的文学感染性。
    科学文艺创作激发了李丹莉对大自然的热爱与遐思
    2014年3月,新疆首届科普微电影大赛正式启动。这是新疆在全国率先启动的科普微电影比赛。著名作家王蒙在得知新疆率先在全国举办科普微电影大赛时,非常高兴。他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只有用知识取代愚昧,用文明代替落后,用学习的精神充实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时任新疆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科普微电影总制片人的李丹莉说,“科普微电影作为科学文艺作品的一部分,同样要拥有科学的内核和文学的外延。”
    在科普微电影制作中,李丹莉曾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找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编剧非常困难。”有人对此不理解,嫌麻烦,但正是因为这样严谨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才出现了《暮雪谣》《大篷车》《大风车》这样一批制作精良、格调高远的科普微电影精品。
    “科学和文学是同时起跑的。”回顾这20年的科普创作,李丹莉说,“在古代许多科学家是文学家,许多文学家是科学家。随着科学发展,文学也向前发展,科学和文学互相渗透,美丽相遇,水乳交融。我认为繁荣科学文艺,要打破各行业小圈子,与‘圈外’融合,营造共融生态。各学科、各界域的交汇和融合,将成为新时代文学创作、文化创新的一个新的课题、新的突破口。”
    “科普作家”作为作家的前缀,彰显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艺术需要科学的支撑,科学需要艺术的装扮。新疆广袤的自然资源给李丹莉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写作资源。讲好科学故事,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文艺创作激发了李丹莉对大自然的热爱与遐思,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研究,她的目光和思想充满着青春活力——因为她早已与西部那片辽阔大地定下了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