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敏:让孩子通过文学找到情感出口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07 文艺报 教鹤然 参加讨论
关键词:陈梦敏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 《假装被风儿吹走了》 教鹤然:您的中篇小说《假装被风儿吹走了》荣获“第二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金奖,请问您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是什么呢? 陈梦敏:《假装被风儿吹走了》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中篇小说,创作的初衷是想尝试一种个人创作风格的转变。因为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从事0-6岁低幼儿童文学创作,而这篇作品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的孩子。 选材方面,我没有乡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对乡村题材的儿童文学创作没有话语权。一个作家,写出自己熟悉的生活,因为真实,才会更有质感。城市的孩子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有着非常优渥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属于他们个人的自由时间很少,生活也相对单调,有许多城市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被家庭、学校和培优班填充得太满,他们缺少了亲近自然的机会,缺少了怡然自得的时间,心理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大许多。城市孩子所遭遇的迷茫和烦恼,也需要文学的关注与抚慰,哪怕是文字中的一点点温暖的触动,也可能会让孩子走出困境,豁然开朗。这对于书写文字的人来说,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 教鹤然:从创作描写0-6岁低幼儿童的文学作品,转变为创作以两个12、13岁的女孩子为主要人物的儿童小说,请您谈一谈您在儿童创作方面出现转变的内在动因。 陈梦敏:写低幼儿童文学的作品,是因为我喜欢它的清浅与天真。但我们身处的世界并不完美,在这个充满缺憾的世界里,我仍然选择相信文学的力量。促使我创作转变的动机,一则是因为我希望自己的创作更广阔,有个人的成长;二则是因为相对低龄儿童的养育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对自身进行审视,对孩子进行疏导。 当下中国的小学生、初中生遇到的心理困境和成长烦恼非常多。由于升学的压力,许多家长对孩子可能只有一种要求,那就是努力学习,而对孩子的心理、生理上诸多问题的关注却很欠缺。 文学能为孩子找到一个情感的出口。 孩子在阅读书籍时,可能会找到一种认同感。他们会笃信有人会理解他们的烦恼,他们会学习如何解开心结,他们会领悟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中,有信念便有对抗生活磨难的力量。 教鹤然:创作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写作者有着怎样的要求呢? 陈梦敏:第一需要关注儿童,贴近儿童的心理,能被儿童接纳、喜爱,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是必须具有文学性,好的文学必须是能带给孩子美感和鉴赏能力的作品,而不是单纯迎合孩子的娱乐心理而“讲段子”的畅销商品。第三,写作者需要一些野心,在审慎取材、锤炼语言、拓延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之外,写作者应该考量自己的作品想达到什么样的理想高度,怀着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部作品。只有关注世界上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把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到一定高度,才有可能在写作上形成一种有效突破。 教鹤然:正如您所说,您长期从事低幼儿童文学创作,那么,您是如何理解儿童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分级问题呢? 陈梦敏:我赞成一种大的分级,也就是说,低年级和高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通常是不一样的,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以及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分界,就像我们小时候读书一样,我喜欢读书,拿着什么书都可以读一天。我个人认为,目前的分级方式只是为孩子们提供一种阅读选择的参照。其实没有特别规定的孩子不能看的作品,或者适合孩子看的作品,只有在阅读口味变得丰富之后,孩子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以及自己真正喜欢、偏好阅读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典婆婆:画下歇后语,留住民间智慧
- 下一篇:薛卫民:用文学的光,让孩子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