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透过翻译的语言接触研究:翻译文本的“显化”特征对原生文本的历时影响

    2020-02-19

    内容提要: 语料库语言学与描写翻译研究的结合,翻译文本与原生文本比较语料库实证研究的兴起,使透过翻译的书面语言接触的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的历...

  • “好像”的历时考察及其最新发展

    2020-01-20

    摘要:"好像"的历时发展路径为:动词性偏正短语→像似义动词→像似义副词→揣测情态副词→委婉情态副词→话语标记。"好像"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衍生出的话语标记用法,其负载着...

  • 事件触发词与事件同指

    2020-01-16

    摘要:事件触发词是事件概念在词和短语层面的投射,是事件识别的基础和凭借。事件的内涵、外延及语言表征大于传统意义上的触发词,触发词只是判定事件意义和类型归属的指示和标...

  • 意识感受性:代体宾语产出的认知范式与心智模型

    2020-01-16

    摘要:意识感受性是意识生命有机体的主观性存在状态,是人体大脑主观判断的重要介质和认知范式,它架起了个体意识与心理内容之间的桥梁。作为触发语用世界的神经中枢,意识感受性...

  • 去引号直觉中的“假设”与“断言”

    2020-01-16

    摘要:去引号理论因刻画真概念的去引号直觉而得名,但已有的去引号理论并未重视去引号直觉中“假设”与“断言”的区别.真概念在“假设”与“断言”的区别中发挥着不同的逻辑功...

  • 熟悉度和语汇类型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基于ERPs的证据

    2020-01-16

    摘要:采用ERPs技术和语义启动范式,考察不同熟悉度条件下直接意指类和含蓄意指类歇后语的认知加工过程。结果显示:高熟悉度条件下,含蓄意指类歇后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直接意指类歇...

  • 主体间性修辞理论构建

    2020-01-15

    摘要:传统修辞理论构建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主.客对立的不平等关系。为克服该弊端,运用哈贝马斯等人的主体间性理论来构建主体间性修辞理论,探讨修辞双主体如何通过语言达到认知...

  • 态度意义的隐性体现策略探讨

    2020-01-07

    摘要: 态度是评价系统的核心, 但学界对其隐性体现策略缺乏深入讨论。态度评价是参照一定标准给对象赋值的过程, 而隐性态度是相对于典型显性态度的偏离。基于显性态度在词汇、...

  • 从时间指称看儿童语用发展

    2019-12-31

    儿童语用发展是指儿童习得和运用适当的言语形式表达自身言语意图或者在一定语境中获得自身交流目的的方式。E. Ochs B. B. Schieffelin指出儿童语用发展应主要研究儿童对规约和共识的敏...

  • 模因论视域下网络流行语及其文化阐释

    2019-12-20

    摘要: 模因论是一种主要用于阐释文化的进化过程与规律的新理论, 这一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严格意义上说, 其本身就是模因。青年是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