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修辞批评视域下的中国文论话语建构

    2018-10-15

    内容提要: 在当代中国文学实践的语境下,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有多种选择,修辞批评的观念与方法是重要的选择之一。它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对“文学”的观念的认识把握上,西方当代...

  • 技术媒介与当代文学生产的“后人类”向度

    2018-10-15

    摘要: 作为文学活动的物化前提,技术媒介介入文学生产由来已久。凭依现代科技的强势支撑,技术媒介在文学活动中逾越人类主导文学生产愈益可能,由技术媒介替代人类进行文学生...

  • 柔弱思想——理查德·罗蒂与反讽概念当代释义

    2018-10-11

    内容提要: 反讽作为西方哲学与文论基本概念,始终关涉语言、意义与交谈等论题,并形成了贯穿古典与当代的释义脉络。当代视野下的哲理反讽与苏格拉底式反讽有着明显关联,尤其...

  • 文本的意义生成与解读类型

    2018-10-10

    内容提要: 一件文艺作品或者是一种事物对象,自有其本身的原具意义,但这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的接受者,却并不是在同一对象身上必获有同样意义或能作出同样认定的,而是因各自不...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关键词批评”发展检视

    2018-10-10

    内容提要: 源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批评”问世后颇受西方学术界关注,数据库Scopus及书籍词频统计器(Google Books Ngram Viewer)提供的数据显示,“关键词批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激发...

  • 个性是怎样形成的——经典作家的启示

    2018-10-10

    内容提要: 经典作家告诉我们: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自然环境,但最主要最根本的是社会环境,即社会关系。世界情况使个体变成了它现在所...

  • 读张江《理论中心论》所想到的

    2018-10-10

    内容提要: 理论与评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论是认识性的,是在思维层面上对事物性质所作的综合把握,它不可能仅凭归纳推理还须经由演绎推理才能建立;评论是实践性的,是把理...

  • 耿济之译托尔斯泰《艺术论》与2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

    2018-10-10

    内容提要: 1921年耿济之译《艺术论》的出版是托尔斯泰文艺思想在中国的首次完整呈现,该书因契合了20年代新文学批评“美”与“为人生”两方面的诉求而参与了现代文学批评的建构...

  • 如何构建“寓言论批评”——我的一点学与思

    2018-10-10

    作者简介: 周志强,山东滨州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第三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南开...

  • 物转向

    2018-10-10

    内容提要: 物的话语内涵在当下语境中的演变及拓展构成了当前很多学科领域“物转向”的核心推力。来自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从“物转向”话语中汲取丰富的理论滋养,推动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