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回望与自塑:华裔美国作家的小说创作

    2017-12-06

    华裔美国文学创作是观照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视角。华裔美国作家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和视野,他们生长于中美两国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更强烈的文化感受力。他们选择以华...

  • 公元前431年的春天,诗人写下不合时宜的《美狄亚》

    2017-12-06

    对于深受浪漫主义思想影响的现代人来说,古希腊悲剧女主角美狄亚肆意恩仇的激情可以赢得太多同情分。然而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本意并非歌颂这种非理性的激情,激情的破坏性让他...

  • 该怎样看待日本军国主义汉诗

    2017-12-05

    我在十几年前撰写《日本汉文学史》一书时(后至2011年出版),曾在该书《绪论》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本书所选引的,除了主要是优秀作品外,也有些是因为具有特殊的或特定的...

  •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历史意识的萎缩与退却

    2017-12-05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是英国著名的左翼历史学家,也是享誉国际学术界、备受史学工作者推崇的世界近代史大师。他的研究领域从19世纪的英国、欧洲扩展至20世纪的拉丁美洲,其在工人...

  • 《寻路阿富汗》:徒步穿越世界上最危险的山区

    2017-12-01

    长久以来,阿富汗在新闻报道中呈现给世界的形象,几乎就是绑架、暗杀、爆炸等恐怖主义活动的代名词。这个身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国家在世人的普遍认知中,与那些战乱频仍的中...

  • 奥尔罕·帕慕克:阅读小说时我们的意识在做什么

    2017-12-01

    小说是第二生活。就像法国诗人热拉尔 ·德 ·奈瓦尔( Gérard de Nerval)所说的各种梦,小说显示了我们生活的多样色彩和复杂性,其中充满了似曾相识的人、面孔和物品。我们在阅读小...

  • 威廉·德雷谢维奇《简·奥斯丁的教导》:改变生活的艺术

    2017-12-01

    威廉·德雷谢维奇 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这个名字,国内的读者可能并不陌生,他批评和反思美国常青藤精英教育体制的《优秀的绵羊》2016年曾在大陆读书界掀起过不小的...

  • 《现代艺术150年》:“现代艺术”离我们有多远?

    2017-12-01

    读完威尔·贡培兹的《现代艺术150年》后,我思考一个问题:艺术或是现代艺术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纵观全书,现代艺术本质上与中国的关联度不大。现代艺术肇始于1917年的法国,杜尚...

  • 一位流亡者的“诗与真”

    2017-11-29

    第一次读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12篇),那是在二十多年以前;因为《象棋的故事》,记住了斯蒂芬·茨威格这个名字;由此知道在他的名下还有一本众口交赞的名著《昨日的世界》...

  • 中外哲学如何思考死亡

    2017-11-28

    对哲学家而言,死亡是一个永恒的思考命题。对于常人而言,如果能及早懂得死亡,或许就会更能理解活着的意义,从而珍惜生命。 《温暖消逝》(迈克尔·R·雷明、乔治·E·迪金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