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消逝的风景”依然可以活在我们心中

http://www.newdu.com 2024-08-31 文艺报 张守涛 参加讨论

    

最近,学者丁帆出版了新书《消逝的风景》,书写了南京那些消逝的风景。不同于一般描写南京风景的著作,这本随笔集有着鲜明特色和重要价值。首先,本书注重对南京风景的描写。其所谓的“风景”是广义的风景,包含了自然意义上的风景和历史文化意义上的风情、风俗。如作者在书的引子里所说:“无疑,我眼里的风景是一种广义的风景,它包括风情、风俗画面,当然也包括风景中的人。”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南京的风景“地图”,也是一部南京的历史文化“版图”。如其中生动描绘了南京历史上市井风俗构成的街头风景、老字号澡堂子的风俗画面,以及夫子庙上世纪50年代末“半旧半新的民国风情韵味”等。作者近年来的散文随笔由人物描写转向风景描写,以“追寻风景背后人文意识中所包含的历史况味和现实意义”,本书可谓作者风景描写的代表作。
    其次,这本书有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作者两岁多就生活在南京,七十多年来,对南京历史文化变迁、地理风貌变化等非常熟悉,对南京也有着强烈的感情,如书中所言:“因为作家和艺术家所看到的一切过往的生活风景,都饱含着人类对历史和人性的价值定位,作品的不朽是与之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这种强烈的主体性叙事使得“消逝的风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可谓“个体的成长与城市的成长两种‘书写’交互”。
    丁帆是学者,也是作家,兼有学理与文采,也因此使得本书具有较强的深度和可读性。尤其是本书认为南京那些消逝的风景是中国原始自然风景、农耕文明风景、工业文明风景和现代文明风景的交叠变迁,并探究了这“四叠纪”风景变迁的影响,对社会变迁、现代性、人生意义等有很多深入思考。其语言也非常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如书中“致敬”了鲁迅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法。
    “我只希望从不同时代的眼睛折射中翻拍出历史细节的碎片,尽量用白描的写法,而非文学修饰的手法,去冲洗出我所看到的那时南京生活风景和市井风俗风情的底片。”如作者所言,本书驾轻就熟地采用“电影眼睛”的独特书写方式,不仅带领读者领略了新街口、夫子庙、鸡鸣寺、茶楼、戏院、澡堂等南京风景变迁,更打通生活、历史、文化,让我们了解、体味到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思想,“让读者在散步般轻松的阅读中汲取了大量知识,对生活的新与旧、时代的纷繁发展、地理意义上令人迷糊又新鲜的多样色彩有新的感触。”
    因为以上特色,《消逝的风景》不仅对于作者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当下文学创作特别是城市风景作品创作也有着重要价值。如作者所言,“‘精神谱系’才是最重要的城市价值资源”,该书书写了南京的“精神谱系”,对挖掘、弘扬南京历史文化及丰富城市价值资源也有着一定意义。另外,南京作为“十朝古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的历史文化变迁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剪影之一,甚至是代表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消逝的风景》书写的不仅仅是南京“消逝的风景”,而是我们整个中国“消逝的风景”。那些风景虽然消逝了,但通过本书的描写依然可以活在我们心中,活在历史文化中,这也是本书的重要价值之一。
    (作者系文史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