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批评研究 香港文学 百余年来,香港因中西文化交汇而得风气之先,作为南风窗,成为一个观察时代的风向标。香港文学评论佳作频出,有几大特色:一是关注香港文学的跨界性,跨学科研究增多,探究文学与媒介、地理、科技等元素的融合互生,重视文本细读。在跨文化视野基础上,以中西比较文学扎实功底,对比研究文学文化,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角度。二是偏重史料研究,重视本地文学史料研究,探究香港意识的著作丰硕,增强年代转折时期研究。三是注重香港特色理论的归纳、提炼,更重思想性、哲学性开拓。香港文评不拘一格,丰富多彩。 港论细品海派衍变 香港文学批评长处在于文本细读,多受新批评、叙事学西式理论影响。香港文化兼收并蓄,南来风、国际风糅合吹拂了上百年。 许子东有工科根底,留美攻硕起研究海派张爱玲,2011年首次出版的《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2019年再版为《无处安放:张爱玲文学价值重估》),受结构主义、新批评熏陶,全面解剖张爱玲早中晚期小说散文,精细论述人物人性、原型意象、雌雄同体风、文学观和历史观等,侦破张爱玲对情感世界、人心人性如显微镜般的拿捏得宜,经几十年思索,有体系性、洞察力。男学者与女作家从不同角度互看,深入彼此潜意识,尤为深刻有趣:“读者看通俗小说是看自己喜欢的外表,看严肃小说是看自己不肯承认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张爱玲从衣食住行看男人在红白玫瑰之间的恋爱轨迹,写男人痛处:好人和真人的矛盾煎熬,一边喜欢一边看不起女人。写男人看到但没有悟到的东西,想做好人,以自控能力为荣,最后却不知自己为何流泪,就像当初感到凄惶孤独,但没有悟到未来拒绝此情会如此后悔。男主表面做好人,其实是小人,一点真人也做不了,可悲在于不懂爱。作者拷问男性中心主义,省思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细读张爱玲》论《封锁》,比《少即是多:短篇小说的10个关键词》详尽老辣,《封锁》以被切断的空袭时空作为固定场景,轮番写男女两个叙事角度;首次正面解剖男性如何应对真人好人的两难处境;剖析微妙的恋爱心理,见出都市男女的道德困境。胡兰成作为读者看到了女作家的微妙心理,开始了改变两人命运的行动。全书讲透了张爱玲文字的犀利和对文学的贡献,如佟振保看妻子和裁缝:“看上去也就是一个裁缝”,看似废话却是名句,陌生化的文学性就是让石头重新石头起来。张爱玲写“性”独到如《小团圆》。在中国20世纪文学的忧国忧民、个人园地、鸳鸯蝴蝶派三条线索中,张爱玲另走“都市/小资/女性”一路,应和城市化进程,击中今人心扉。许子东作为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常任嘉宾,练就跨界本领:给对谈注入学术,将学术融入日常,独辟演讲漫谈式文评、口语与书面合一,幽默风趣,老辣流利。此书在前辈水晶、夏志清基础上拓展,向《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致敬,就传播效果而言,不仅阳春白雪亦可下里巴人,雅俗共赏,在琳琅满目的张学研究论著中仍能脱颖而出,利于改变学究式文学批评风,而如吴子林教授所说的毕达哥拉斯文风,随笔式文评强化理论深度,实难。 作家评作家,知己论知己,惺惺相惜,如琢如磨,照见灵魂,是世间难得的美好。葛亮已是著作等身的学院派新锐作家,其论著《繁华落尽见真淳》从城市边界、城与他者、城市历史、城市性别等角度分析王安忆城市文学魅力,先论其早期知青插队青春自叙传小说的城乡并置移民叙述;再论其以他者视野省思城市书写的身份焦虑,从文化寻根转向个人家族史追问;后论其21世纪之交老上海怀旧叙事,隐含对消费主义空间观及资本运营方式的反拨,以都市边缘化空间叙事实现对意识形态的隐形对抗与对阶级代码的消解。葛亮以新港派视角观照新海派代表作家王安忆的小说贡献:以风格多元性、文化指涉丰富回应城市文学的多元化,这跟区仲桃论也斯的中间诗学有相似之处。王安忆书写中国大陆城市史脉络、社会变化及人情沧桑,风格每年一变,挖掘上海与生俱生的女性气质,以缜密细致的“物质化”笔触,复活城市日常景观。描写上海女人的韧性、力与硬,有雌雄同体的中和性,从王琦瑶式布尔乔亚女性写到妹头式市民,认为优雅与柔媚只是表象,而世俗与务实才是底里。把女性当作纯粹的人,写男性重象征性,以平衡作为两性基准。塑造都市民间,述写新移民、城市信使保姆故事,撷取被大叙事忽略的岁月残片、为正史长久压制的历史脉络。葛亮和王安忆都善写城市,对讲故事法别有会心,熟知沪港文化,都有回归繁复细致传统、重心理叙事的文风特色。此书前有照后有应,似长篇小说深思熟虑布局,对细节的捕捉和穿刺,非小说家不能为,文笔生动,语言流丽,才气自在,化用理论如盐溶于水,以思想性激励点亮人。若讲深讲透后再提炼城市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新理论则更佳。从张爱玲到王安忆,从许子东到葛亮,从作家到学者,实是三代人的对话,港派海派百年互动有城市日常书写的传承延续,也与时俱进换新章,纷繁复杂的后现代状况给作家和评论者都带来更大难题和挑战。 王良和《文本的秘密》析论香港文学作品。分析西西《碗》的心理交叉叙述、花叶与饭碗等意象隐喻、性别议题、叙述者与真实作者。论述也斯街道诗的眼睛漫游,特写镜头如“面孔的漩涡/淤积成街道的黑疤”凸显民生关怀,渗透无我中的我、道家美学。刘以鬯《蜘蛛精》以诗与电影叙事法挖掘意识流,颠覆唐僧形象。黄国彬翻译《神曲》用时20多年,其新诗《听陈蕾士的琴筝》有宗教性,善于音乐式联想。天赋诗才的钟伟民《蝴蝶结:给祝颐》写阴阳生死交接,进入灵视境界、超然视角,写隔世凄美情。胡燕青散文《彩店》诗化描述扎作店的纸造物事、幽冥使者,思考季节与生死循环,扎实细读,在冷静论述中有文学激情和诗性精神,阐释入木三分。 香港文学史料研究深化 学界日益注重香港文学史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赵稀方研究员2015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香港报刊文学史》,2019年作为首席专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系统梳理香港百余年文艺期刊第一手资料,研究期刊生长史,为香港文学、历史、文化研究建立实证基础、新历史视野。2019年出版《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梳理香港从晚清《遐迩贯珍》到当代报刊的内在发展理路,纵横捭阖。2018年《小说香港》在港再版为《小说香港——文化身份与城市观照》,此书是香港文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代表了新一代香港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后殖民理论、世界华文文学、翻译文学是赵教授研究的三驾马车。 樊善标《谛听杂音:报纸副刊与香港文学生产1930-1960年代》以时为序研究香港早期报纸文学副刊的功能与意义。第一辑梳理南来作家在香港办报的编辑策略、抗战文艺、家国想象、在地情怀等,第二辑论青年文化教养的培育,第三辑为香港的自我论述,剖析香港副刊文学生产的时代变迁和话语实践,论从史出,扎实客观。此书与赵稀方的重大课题遥相呼应,均为香港文学研究提供扎实的史料根基。王家琪在硕导樊教授指导下参编《西西研究资料》后,又编著《素叶四十年回顾及研究》,谈由西西、许迪锵、何福仁等创办出版社和杂志缘起,综论同人杂志生产模式、纯文学创作、外文译介等,列出丛书75部封面、杂志68期封面彩照,史料详尽。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有两个青年项目研究香港,一是谢力哲“香港左翼文艺运动研究(1945-1949)”,二是方惠“媒介记忆视角下香港通识教科书的国家认同研究”。黄万华教授《百年香港文学史》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出版,李钧赞其为“中国文学、华文文学、世界文学”建立坐标体系,超越地域时间、意识形态界限,纵深广阔。 香港文学更重本地文学史研究。《香港新文学大系》在2014至2020年间出了两套。1919-1949书系12卷,1950-1969书系16卷,包括新诗、散文、小说、通俗文学、评论、话剧、粤剧、歌词、旧体文学、儿童文学和文学史料,由香港教育学院陈国球院长组织编写,旧体诗词、通俗文学、儿童文学、粤剧粤曲、三及第市民文化等尽显香港文学特色。陈智德2019年《根著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广论作家张吻冰、张一帆、阮朗、曹聚仁、徐訏、舒巷城、马朗、蔡炎培、刘以鬯、西西、也斯、洛枫、董启章、潘国灵、谢晓虹、叶灵凤、林以亮、崑南、叶辉、游静、马国明、李碧华等常青树,指出本地意识在不同年代有不同方向,本地与非本地复杂纠缠,别有创见。 版本学关注香港小说的报刊连载、出版、影视改编,以事证之。朱少璋《黄绢初裁:刘以鬯早期文学作品事证》专论刘以鬯少居上海时初刊的新诗、散文、小说、译作,比较22篇原作与改作叙事策略,反复改写缘由,见出其早期创作未受污染的纯粹感性。此书版本辨伪、辑佚史料,考掘扎实,分析精细,慢工细活,足见论者考证毅力。笔者读后感悟:刘以鬯少年早慧,少作老练,诗化意境一以贯之,善写惊奇结尾;居于沪港,开拓城市诗化文学独树一帜;英文极佳,中西视野开阔。刘以鬯、陶然作为南来作家能写透香港,实属难得。 多向度的香港文学研究 改革开放后香港与内地文化蓬勃发展,见证这段历史的重要人物是潘耀明,2021年的《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名家手迹背后的故事》讲述中国现当代40位名家晤面或来港访问的交流活动,展示来往书信墨宝,描画名家精神魂魄:如夸父战士式的巴金、奔太阳爱土地的艾青、幽默风趣的钱锺书、玉为风骨雪为衣的吴祖光和新凤霞、苦恋长跑者卞之琳、早慧的俞平伯、口衔叶笛的诗人郭风等。潘先生深耕文坛,讲文坛掌故逸事活灵活现,故事性强,口述体风,文笔流畅,有趣好读。古远清《当代作家书简》与此书相映成趣,都精选私人收藏的文人信件。但潘书重在展现与内地作家交流,为作家型笔墨。古书重在展现与港澳台和海外作家交流,为学者型史料,对书信所涉人事作注解,但不描述不评论,计有200位当代海内外文化名人如余光中、洛夫、叶维廉、王德威、王鼎钧、董桥、曾敏之、谢冕、严家炎、钱理群、洪子诚等。两书均言及臧克家,对读妙趣横生。 香港文化开风气之先,跨媒介创作勃兴。香港很多作家善写街头漫游文学,或镜游写影评,卢伟力《香港粤语片艺术论集》既分析电影主旨意蕴、类型变迁及动因,也分析电影美学如场面调度、空间隐喻、特写远景、配乐画外音等,例证丰富,如数家珍,好看深刻。研究早期粤语电影,比较港片与内地片、卢敦与左派电影、曹禺改编文艺片。香港戏曲电影繁荣,任剑辉入戏自然,有风流才子、憨直少年两张脸,像鸭兔错觉图,方圆混融有态,能满足不同受众观感。粤剧红伶红线女在港8年参拍电影60多部,从类型、本色到性格表演,日趋圆熟。粤语喜剧片借鉴卓别林、憨豆先生,得成七十二家房客、傻呆兄弟、麦兜、肥猫、周星驰式无厘头等,风趣幽默、嘲讽人性。功夫片是重头戏,一代武师黄飞鸿行走广佛却扬名香港,得益于影视推介,借功夫片讲民风世俗和侠义。凌逾指导刘倍辰的硕论专研“黄飞鸿系列电影的英雄叙事”,遍览百余部影片,论述全面扎实、灵动有味。2010年卢伟力曾出《舞蹈文字》,集结10年所论30多场舞剧,诗化记录舞蹈意象,审美分析舞蹈情感,透析香港舞蹈繁荣史、中外交流、舞文关系。卢伟力是香港资深的文学与艺术跨媒介艺评人,勤力跨界,著述丰硕,论述切中肯綮。 也斯弟子沈海燕《南来文人的香港书写》专研《星岛晚报》副刊“星晚”三位连载作家:再现社会困窘的欧阳天、营造文化落难者形象的徐訏、四次改写《酒徒》凸显文人困境的刘以鬯,分别代表作家南来后拒绝、逐渐融入的情况,抓点精准;论述他们呈现香港风貌与自我画像、文学与电影产业互动、作品远销东南亚,跨媒介参与报业、出版业、电影业创作,论述有前沿性。此前凌逾有《跨媒介叙事》《跨媒介香港》《跨界创意访谈录》论述香港艺术家怎样拓展跨媒介创意成就港派特色。 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化角度重读田汉,卢敏芝《田汉与大正东京:公共空间的文化体验与新女性的形构》关键词为“中国与日本、媒介与公共空间、剧场与咖啡馆、罗曼史与女性”,论者依据留日经验,探讨田汉如何受东京大正时代的西式女性解放思潮影响,从日本印刷媒体所述淑女名姝的罗曼史悲剧和女性思潮学习新女性理论;受日本剧场女优松井须磨子的情爱悲剧和绝佳表演艺术启发,冲破时代阻力在上海移植创办新剧社、培养女演员;田汉塑造咖啡馆女侍形象变迁,预示作家从法国颓废派转向俄国革命派文学,从在、政治文化、物质思想、颓废革命的双重现代性中挣扎转向左倾。卢敏芝在博导何杏枫教授指导下,博论重考证,学术性与资料性兼具,可读性强,有跨文化、世界主义视野。 以传记学方法论凌叔华,袁婵《新闺秀的旅吟》分析家族诗画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其从画家到作家再到编辑的人生经历,剖析其女师的文言作品、大学的白话文学,赴英后进行英文创作与跨文化文学实践,到新加坡任教后回英,1989年回国后病逝,中西合璧人生经历带动创作评论。全书从各种日记中寻找其父凌福彭与康有为、袁世凯等关系,言必有据;创作年表和编刊发文表详尽,史料功夫扎实;到国外图书馆寻找英文资料,分析其翻译瑕疵,文本解读精准。盼再分析《古韵》的自传与国传怎样矛盾关联。 香港南疆边缘视角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另类启迪,原汁原味保存大陆的传统之根、20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潮,接纳各种思潮,在延续传统中发展本地文学,雅俗共赏。香港文学研究既向前溯,转向期刊通史研究、文学史料研究,考察香港文化前世今生、来龙去脉;也向后望,关注跨媒介、跨文化、跨地域研究,拓展文学批评。新冠疫情虽暂时阻隔陆港交通,但香港和内地学者热情未减,不约而同追溯香港百年文学史,召开线上线下国际会议,如2020年“浮城的故事:西西国际学术研讨会”,何福仁、叶云平、黄子平、赵稀方、陈智德、谢晓虹、凌逾、徐霞等各抒己见。2020年赵稀方主持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开题会,邀请重要专家点评指导;2021年于北京召开线下会议,研讨阶段成果,讨论史料研究法、理论建构及存在问题。海内外共同推进香港文学研究。 近年香港文学研究有几点趋势。一是更关注跨界性,关注文学与电影、饮食、地理、媒介、科技等互渗融合,精品文艺片跨媒介传播香港文学:“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纪录片由台湾转拍香港,黄劲辉等导演《刘以鬯·1918》《也斯·东西》,陈果导演《西西·我城》。二是注重文本细读研究,对读各种改写改编版本。三是重史料研究,寻找香港文学第一手资料,省思文学流派、趋向、风潮、思潮,同人杂志多严肃文学,报纸连载是流行文学温床。四是研究历史转折的论著增多,如赵稀方和霍艳编《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以1940、1950年代为串珠来打通大陆和台港澳及海外华文研究,碰撞思想,开拓新见。近年香港悬疑推理科幻文学勃兴但研究较少。南来与本地作家奠定香港文学基石,逐渐走出自身特色。五是注重香港文学特色理论的归纳提炼,更重思想性、哲学性开拓,利于研究深化拓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