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黑金》:黑色的金子

http://www.newdu.com 2022-09-20 中国作家网 李建学 参加讨论

    青年作家何喜东的短篇小说《黑金》(原载《北京文学》2021年第5期),讲述石油人保护油田正常生产秩序,与盗窃原油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故事。篇幅不长,5个小节计12000余字。内容也简单,铁角城油矿保安大队长陈海峰围绕队员陶小龙遇害一案,与县公安局刑警中队长李栋联手,冲破重重迷雾,几经舍生忘死,最终抓获以村主任铁大山为首、其子铁磊为恶犯罪团伙。
    《黑金》令人耳目一新。一是标题寓意深远,多年来,人们都把石油比作现代工业的血液。作者以“黑金”做标题,暗示石油的含金量,揭露石油开发中的黑恶势力,也有表现石油人金子般高贵品质的象征意味。二是构思不落俗套,小说没有讲陕北石油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段子”,而是通过复转军人出身的陈海峰在三年夫妻两地分居的煎熬中,特别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滋生的去留矛盾;写石油人的内心世界,写一线职工工作与生活、责任与感情之间的苦乐纠结,表现平凡之中的不平凡。著名作家徐可点评道:“小说人物不多,却都鲜活生动,个性鲜明。在个体之需与集体之要、小我与大我之间的矛盾撕扯中,陈海峰选择了后者。”仅此硬核,已经超越了石油题材写作的诸多藩篱。三是语言准确精炼,1988年出生的何喜东,没有老生常谈的絮叨,也没有故弄玄虚的前卫用语。他以准确精练、极富个性的短句子,讲述悬念故事,细腻塑造人物,认真刻画细节,丰富文学想象。诸如“夕阳落在抽油机的油杆上,机头上下扭动,好似一口一口嚼食着那轮残血。”“第一次带妻子到单位,顺着陕北手掌纹一样纵横的山路,往手掌深处行,山梁上荞麦花开出的白雪景里,出现了一起一伏的抽油机,这是构成油矿的最小单元。”等等,如诗似画,又极富现场感和镜头色彩。四是人物形象饱满,小说开头三个字就是主人公陈海峰,他冲进太平间查看已殉职的队员陶小龙。陈海峰在部队立过功,加入石油工人的保卫队伍后依然冲锋陷阵,透出的是军人气质、男子汉形象。陶小龙死在小说开始,这个牺牲的人物作为案件的受害者,是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时时处处牵动着主人公的心,对应着陈海峰的情感变化。次要人物矿长和刑警中队长,按各自角色次第登场,与主人公相得益彰。作为对立面出现的村主任铁大山,仅有的几次表演形似“黑老大”。他的儿子铁磊不仅累次故意伤害甚至致人性命,且吸毒、偷盗原油,无恶不作。铁磊作为案件的侦破对象,先是开车轧死陶小龙,再是持刀刺伤陈海峰逃脱;再度与主人公交手,在犯罪现场逃跑后躲在暗处,持铁棍直接伤人。这个有点神出鬼没的形象,所占比重不大,分量不轻。五是逻辑结构严密,小说分节展开,每节都在铺陈故事深化主题。一面在叙述陶小龙遇害包括系列原油被盗案件的侦破,一面在写陈海峰工作生活特别是家庭问题引发的个人情感变化。明暗交替,环环相扣,悬念和惊险之外,情景随主线发力,各种穿插画面层层递进,共同推出故事高潮。六是细节描写有质感,万把字的小说,细节难以充分用墨。这种在“枣核上雕刻”的技艺,作者拿捏得比较到位。比如追寻犯罪嫌疑人到塞上情饭店后厨那段,色香味俱佳。“后厨操作间,一股羊肉气味迎面扑来。抽烟机上黑黝黝的油渍,像裹了一层沥青在过滤网上。大铁锅的老汤咕嘟咕嘟冒着泡,煮了满满一锅羊蹄。两只开膛破肚的山羊,摆在白色大冰柜里。冰柜旁的地上,堆放着一团还没来得及处理的羊下水,血汁漫了一地。”生活气息之外,暗示的是人的生死抉择。
    总体而言,短篇小说《黑金》堪称石油工业题材小说的上乘之作。能在《北京文学》崭露头角,也给石油题材写作踩出了新的可能性。不足之处,收尾有点匆忙,叙述略显刻板。假如能再写一段,点破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竟然逍遥法外,也给刑警中队长李栋加重戏份,小说也许更接近现实。当然,也有可能偏离主题。
    十年前的长庆油田文联组织的榆林笔会上,我第一次见到有些羞涩的何喜东,就预言过他的写作。那时读他的小说并不多,却看到了其间的灵气。
    他书写石油青春的《我们的爱情》,讲述“油三代”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安小阳迫于父母压力,大学毕业后回到油田;艰苦的一线生活与繁华的都市反差,相爱四年的初恋情人以分手告终。新一代石油人的青春,怎样才能绽放光彩?何喜东以年轻的视角,给我们揭开了可行的答案。小说散发着勃勃生机,获中国石油第六届职工艺术节短篇一等奖。
    他以扶贫第一书记贺衎为叙述视角的《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梁》,全景式展示陕北山区扶贫攻坚的“石油经验”。石油工人贺衎走进王家坪,通过信天游走进唱歌的王老汉和他儿子的生活。面对扶贫攻坚的重重困难,贺衎动员乡亲们种山地苹果、养殖湖羊、修路建桥,以石油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这篇刊发于《大江文艺》的作品,关注当下的大事件,把脱贫攻坚与石油精神结合起来,写出了一道光彩。
    《黑金》被评为《北京文学》2021年优秀作品新人新作前,已获陕西省青年文学提名奖,并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青春文学》年选。年轻的何喜东,正如一粒“黑色的金子”,置身是由生产一线,闪烁着火热的光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