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荐读 | 他说的话,毛泽东表示“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http://www.newdu.com 2022-04-04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荐读 | 他说的话,毛泽东表示“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并率先垂范,为革命呕心沥血,英勇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像漫漫黑暗中的夜明珠,以自己的智慧、行动,照亮积难深重、雾海茫茫的旧中国的星空,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蔡和森。
    3月30日,是蔡和森诞辰127周年。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溯他为中国革命呕心沥血,英勇奋斗的壮丽人生。


    


    

01

寻找“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良方


    

鸦片战争以后,湖南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是,近代中国的风云际会也使得地处南北要冲的湖南,得风气之先,成为戊戌时期“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
    蔡和森自幼深受湖湘文化滋养,培养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少年时代的他,家道中落做过三年学徒,因经常遭受店主的欺辱和剥削,所以对劳动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从少年时期就萌生了改造社会的愿望。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立即剪掉辫子,并着力推动家乡开展剪辫子运动。此次的反抗行动启发了他朦胧的革命意识,推动着他寻求改造社会的良方。


    

蔡和森


    

1913年,蔡和森来到长沙,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设立专修科文学部,蔡和森素好文史,便考入该校文史专科。在学校,他经常读书读到废寝忘食的程度,甚至因研读入神,常常忘记上课。因为他在校经常“缺课”,年终甄别时,校长曾要将他“除名”,多亏杨昌济等老师极力保护才幸免。


    

蔡和森同志在湖南高师的毕业证书


    

因爱好阅读,无意间,蔡和森接触到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他认真地阅读了这些书刊,并树立了革命志向。也正因此,他结交了挚友毛泽东。两人因志同道合、胸怀天下,被同学们称为“毛蔡”。老师杨昌济盛赞他们,“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此二子”。为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毕业后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人徒步到洞庭湖周边各县了解中国社会现状,从“读有字之书”走向“读无字之书”。为了“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他们决定建立一个更加严密的组织。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创建了新民学会,发起和组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率领一批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寻找“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良方。
    


    
    

蔡和森写给罗学瓒关于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的明信片(正面、背面)(1918年8月9日)。
    湖南省档案馆 供图


    


    

02

“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到达法国后,蔡和森“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迅速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为我国旅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
    


    

1920年7月,蔡和森、向警予等旅法青年在蒙塔日杜吉公园召开会议。资料照片


    

1920年7月,新民学会留法会员在蒙达尼公学召开大会,就“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蔡和森明确提出“主张组织共产党”,“其主旨和方法多倾向于现在之俄”。这是蔡和森第一次在新民学会会员中公开宣传他的建党主张,而主持会议的萧子升则主张以教育为工具的温和的革命。蒙达尼会议后,蔡和森、萧子升分别写信给国内的毛泽东,征求他的意见。
    1920年9月16日,在写给毛泽东的长达6000余字的信中,蔡和森详细地阐述了成立共产党及其国际组织之必要,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他明确地提出只有组织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他还指出:这个党必须是高度集中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党的最高机关为中央委员会”“党的方略为多方面的,无论报纸、议院、团体,以及各种运动,绝对受中央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绝不能单独自由行动。” 
    1920年12月和1921年1月,毛泽东给蔡和森的回信中,对蔡和森的主张,表示“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由此可见,蔡和森是掌握列宁建党学说最早、第一个完整提出“中国共产党”全称的创始人。


    

1920年间,蔡和森在法国给毛泽东的信


    


    


    

03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1921年12月,刚刚回国不久的蔡和森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在中央,主要负责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由他筹备创办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并担任主编。蔡和森为之殚精竭虑,常常不顾哮喘病缠身,夜以继日地工作,使得《向导》一经创刊发行就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被誉为黑沉沉中国的“一线曙光”,四万万同胞思想上的“向导”。蔡和森也被誉为“《向导》的灵魂”。短短几年间,《向导》周报的发行量从几千份扩大到十多万份,成为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蔡和森也因此而蜚声海内外,成为我党早期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向导》


    

1931年初,蔡和森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香港指导中共广东省委的工作。
    当时,广东的中共党组织被破坏得极为严重,已无可靠的立足点,省委机关只好设在香港。蔡和森的外甥刚从香港回来,知道他要去香港,就介绍了当地的情况,想劝舅舅不要去,因为那里实在危险,但蔡和森以党的事业为重,服从组织决定,毫不退缩,他坚定地说:“干革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安危。”面对险峻的局势,他怀着挽回广东大局的决心,毅然赴港。
    到达香港后,蔡和森一家住在一家洋酒罐头公司的楼上,对外的公开身份是这家公司的职员。随后,他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不久,叛徒也跟踪到了香港。因过去任职的关系,叛徒对长期在党中央担任领导工作的蔡和森是熟识的,因此蔡和森的处境就更加危险。但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每天照常外出开展繁忙的工作。
    1931年6月10日,香港海员工会要举行一次重要的会议。组织上考虑到当时形势,认为这样一个群众性集会,很可能混进侦探、特务,告诉蔡和森不要出席会议。但蔡和森认为这个会议很重要,不去放心不下。结果他一到,就被早就等在那里的叛徒逮捕了。
    蔡和森被捕后,党组织立即采取了营救措施。但狡猾的敌人很快将他引渡给广东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广州狱中,蔡和森受尽酷刑,但他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从容镇定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勉励狱中的同志们继续斗争,增强信心,并说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1931年8月4日,蔡和森在狱中壮烈牺牲,年仅36岁。
    毛泽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周恩来说:“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而今,离蔡和森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9000余万党员、为中华民族谋幸福谋复兴的执政党,先烈泉下有知,当感欣慰。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