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葛芳:跨时空的女性多线叙事

http://www.newdu.com 2022-03-05 钟山(微信公众号) 葛芳 参加讨论

    近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我喜欢往太湖边走,乘一艘机帆船到太湖小岛上喝茶、漫步、看农民采摘枇杷、杨梅等时令鲜果,和他们短暂交流。烟波浩渺中的太湖中有不少孤岛,都是好去处,空气好,生态好,环境好,当人与山水对望,疲惫的心灵也得到了歇息。
    芹菱是小说《归去来》一个重要的女性。她是个渔民作家,个性鲜明,生命力旺盛,像鲁滨逊一样自己搭建小木屋,与风雨搏斗,在孤岛上养羊、养螃蟹……最重要的是她热爱阅读,喜欢写作,并自费出版了长篇小说《乘着月色逃离》。通过创作小说文本,她与祖母金枝一同追问女性的生存价值和女性与命运的关系——是妥协还是抗争?是逃离还是皈依?
    金枝是芹菱的祖母,是芹菱创作的小说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个人物,是现实和虚构混淆的产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后,十九岁的金枝随父亲从沈阳逃到苏州太湖岛上避难。面对南方雨水漫漶的情境,金枝有青春的叛逆,有自我个性的张扬,可是她与命运较劲了十年,尝到的却是艰涩的苦果。芹菱在创作小说时,遇到了瓶颈,事实的真相是祖母丢下几个孩子,永远地跟人跑了,成了家族丑事——家丑不可外传,父亲说当年祖母生病死了,坟墓在山上,要绕一个山头才能找到。
    金枝从生活中逃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她回归到了何处?
    小隐是《归去来》中第三个女性形象,是位古琴师,带着儿子小翎到孤岛上归隐几天。许是被红尘俗世困扰,小隐渴望在大自然山水间获得精神慰藉。孤岛上小隐与芹菱相识相知,很有意思地展开了两个女人的“十日谈”。芹菱讲述祖母金枝的故事,并要求小隐每天弹一首古琴。从小隐的眼光里看去,芹菱仿佛是孤岛上的“地母”,呼唤孕育着什么。“她吹着一种奇怪的口哨,哨声转个弯消失在密林深处,小隐相信那是她和小动物们的暗号。”
    三个女性有了交织有了对话有了情感的共鸣,有了跨越时空的女生小合唱。过去和现在并置了,文本与现实重叠了,我在写作的时候也比较兴奋,从时间点随时切入、置换和回放。
    太湖孤岛上,小隐似乎瞅见了金枝踟蹰彷徨,她在暗处,金枝在明处。而芹菱摆放好了两瓶花雕,月色下,和她的祖母告别,她是最懂得祖母金枝的亲人。乘着月色逃离,金枝在月色掩映下离开,她才三十岁左右,重新邂逅了爱情,也意识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去向问题,最终回到了故乡沈阳。
    小说最后,太湖孤岛上发生了台风。芹菱自费出版的上千册小说被淋成了纸浆,金枝的形象也随着文本的消失逐渐模糊。芹菱搭建的小木屋被台风彻底掀翻,但芹菱穿着胶鞋,站在芦苇滩涂中,霞色瑰丽,她是渔民的孩子,扎根在此,不会轻易被击倒。
    要告别这三位女性时,我依依不舍,恰巧小隐素手一挥,弹出古琴名曲《归去来兮》,依恋处的山山水水都默然心许:这是一场女性的盛宴,她们对自我精神家园进行了探访,寻根式的交流让各自释然回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