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朱山坡:只说闪电,不及其他

http://www.newdu.com 2022-03-05 钟山(微信公众号) 朱山坡 参加讨论

    关键词:朱山坡
    我几乎不害怕闪电。哪怕在小时候,暴雨将至,一个人奔跑在回家的路上,我也不会被闪电吓着。在黑暗中,最先到达的不一定是雷声和雨水,闪电经常抢在它们的前面,给那些惊悸而哀伤的行人一道光亮,让他们看清回家的方向,或提醒他们雷声马上就到,要做好掩耳的准备。闪电是宇宙的精灵,是上天的使者。尽管它会带来雷声。雷声让我胆颤。它就在离我的头颅不到三尺的上方轰然炸开,惊天动地,犹如巨大的炸药包爆炸,所谓“五雷轰顶”,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暴雨也让我害怕。倾盘而下,每串雨水多高空落下,插到我的身上,如万箭穿心。还有那无边的黑暗,以及藏在黑暗里的魑魅魍魉……
    但我只说闪电,不及其他。
    黑暗最令人恐惧和绝望。尤其是在乡下,雨夜的黑暗是巨大的,群山被它包裹,人间被它淹没,天地一团漆黑,深不可测,仿佛藏着无数狰狞的脸孔和血盘大嘴,随时将人畜吞噬,尸骨无存,连狗都逃到屋里躲起来不敢吭声。那个时候,万物需要有亮光。哪怕远处的一丁点微弱的灯火也能点燃希望,让人觉得这个世间还存在,还活着。小时候,我喜欢躲在房间里透过窗户看闪电。它掠过长空的样子很美,像刀子割裂了黑暗,尽管只是一瞬间。厚厚的黑云无法遮挡它,相反,它能将乌云点燃,只是雨水迅速将它浇灭。有一次天上下的雨水是红色的,我觉得很惊怪,语文老师告诉我们,闪电将天空割伤了,下的不是水,而是血。夜里的闪电比白天要壮观,更神秘更震撼,看得更清楚。闪电穿过黑暗的千山万水是为了来告诉我什么,让我知道宇宙依然是活着的,黑暗总会烟消云散。同时,它会代表正义惩罚世间中恶贯满盈的人。做过坏事的人在闪电到来之际心惊肉跳,彻夜难眠。小时候听大人说我们镇附近就曾经有人被闪电劈掉了一条胳膊,有人被闪电烧到炭,还有人被闪电吓死。尽管如此,世间的坏人还是层出不穷,而且,闪电似乎越来越鲜见。难道,闪电不再愿意多管闲事,抑或,它已经无力穿透坚硬的黑暗?
    在多少个孤寂却又惊心动魄的夜里我记住了闪电的模样。长刀型,利剑型,鞭子型,长棍型,开裂型,球状,鱼网状,火花状……我喜欢树叉型的闪电,它就像一棵树印在天空中。有时候像梅花树,有时候像杨柳树,有时候像木棉树,有时候没有树杆只有树枝,分不出来究竟是什么树。闪电就像一场奢侈的焰火,盛大壮丽,每次都很绚烂,但每次都很短暂,转瞬即逝,因为它很昂贵,哪怕富可敌国的天空,也经不起长时间的挥霍。因此,我希望有人用最先进的相机把闪电拍下来,印成图册,供人随时欣赏。后来,我知道世界上真有那么一些人,捧着相机,不顾安危,忘记生死,近距离拍雪崩,跟拍海啸,追拍龙卷风,近拍火山喷发……我还是最敬佩抓拍闪电的人,他们的胆量和执着堪比最早捕捉闪电的勇者。那闪电,闪电一般飞快地掠过长空,去往宇宙深处,在它最绚烂最亮丽的瞬间把它拍下来,定格在人间。“瞬间即永恒”,这句话应该奖赏给那些拍摄闪电的人。
    我曾经试图拍摄闪电。那是早年的一个夜晚,雷电交加。我举着相机,屏住呼吸,等待闪电的到来。当闪电掠过夜空时,我迅速按下快门,我以为大功告成,但一记炸雷像是巨人的一声断喝,将我的相机震掉到地上,镜头和机身被分成两截。仿佛被严厉警告:闪电是雷的隐私,我不能碰,也碰不得。那次拍到的只是一团黑,比宇宙更黑的黑。我意识到了我的冒失和胆怯。从此,我再也不拍摄闪电。我只能直视它,仰视它,用目光追随它。
    但世间万物总有一些东西被闪电一次又一次击中,比如自由女神,还比如我寂静而漆黑的内心。闪电肯定是在想点燃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