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荐读 | 朱德:倾心为国志无违

http://www.newdu.com 2021-12-01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荐读 | 朱德:倾心为国志无违
    
    

    他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功勋卓著。他组织开垦南泥湾,倡导培育了“南泥湾精神”。他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毛泽东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他说:共产党人要求自己比要求别人要严格一些!
    一位意大利记者曾问他:“您想在您身后留下什么样的名誉?”他淡然地回答:“一个合格的老兵足矣。”之所以如此回答,是因为他永远谨记终身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初心与使命。
    他,就是朱德。
    
    “问题就是非得救国不可”
    1886年,朱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佃农家庭。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朱德早早地理解了“读书不忘救国”的道理,并且“已经懂得问国家事”。他立下了“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的远大志向,苦苦思索和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08年春,受了两年新式学堂教育的朱德,回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堂任教。但“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开始了反对封建主义的真正斗争”。一年下来,朱德“对社会上新旧势力的斗争,政治上各种阴谋压迫都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新的发展感觉到更需要”。他认为“教书不是一条生路”,便下定决心去云南,投笔从戎。“决心是怎样下的呢?问题就是非得救国不可。”
    立志救国,千里寻党
    1909年,朱德远赴昆明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他接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了同盟会,并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参加了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成为滇军名将。
    
    ▲任护国军支队长时的朱德
    1917年,朱德被任命为靖国军的旅长。这时,在外人看来他已是功成名就,“较之枪林弹雨、血战沙场时,劳逸奚啻天渊”,可以过悠闲舒适的生活了。但是“讵料国事日非”,革命的局势却总是与愿望相背离,使他“陷入一种怀疑和苦闷的状态,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真正的出路”,于是治军之暇,博览群书,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五四运动的猛烈风暴,使朱德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运动的浪潮把大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带到朱德身边。他从这些书刊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思潮,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1919年下半年起,朱德就和好友孙炳文埋头书斋,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进步刊物,讨论他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他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去探寻中国的前途,认为以往的革命之所以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一定是在某个根本性的问题上出了毛病”。朱德认识到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法解决中华民族出路问题,不能救中国。
    1922年,朱德下定了离滇出国的决心。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一年了。朱德从亲身经历中逐渐认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苦难深重的中国指明出路,他迫切希望找到党并成为其中一员。
    在上海,朱德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向他提出入党请求。而陈独秀认为,朱德入党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没有轻易答应他的要求,于是朱德只好另寻他法。
    1922年9月,36岁的朱德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因为他听说在欧洲的中国留学生中已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旅法组织,其主要组织者周恩来住在德国柏林。10月,朱德赶赴柏林,找到了周恩来的住所。这是朱德一生中特别难忘的日子。抗战初期,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采访朱德后详细描述过那天会面的场景。
    “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瘦长、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两眼闪着光辉,面貌很引人注意,称得上清秀。可是,那是个男子汉的面庞,严肃而聪颖,朱德看他大概是二十五六岁的年龄。”
    “朱德顾不得拉过来的椅子,端端正正地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青年面前,用平稳的语调,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经历:他怎样逃出云南,怎样会见孙中山,怎样在上海被陈独秀拒绝,怎样为了寻求自己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而来到欧洲。他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林的党组织,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和工作,派他做什么工作都行。”
    朱德把经历说完后,周恩来微笑着说,他可以帮他找到住的地方,替他办理加入党在柏林的支部的手续,在入党申请书寄往中国而尚未批准之前,暂作候补党员。
    11月,经中共旅欧组织负责人张申府、周恩来介绍,朱德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的伟大道路,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共产主义崇高事业。
    德国留学,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自1922年起,朱德在德国学习、生活了近3年。开始一段时间,为了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他把很多精力用在学习德文和德语会话上,不仅在屋子里学,还天天到外面去应用,到处游览参观,几乎走遍了柏林的每条街道、每个角落。他回忆说:“几个月后,我的德文程度就可以去买东西,旅行,上街,坐车了。”他还说:“那时旅行还多带着军事眼光,一过哪里,就想到这里要是打起仗来,应该怎么办呢?然后在脑筋里就慢慢设法布置起来了。”
    
    ▲在德国留学时的朱德
    随后,朱德进入哥廷根的大学旁听,重点学哲学、心理学,还用课余时间在党小组和大家一起学习研究《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唯物史观》等马列著作,经常阅读中共旅欧总支部办的《赤光》、德国共产党机关报《红旗》《第三国际通讯》《共产国际》等刊物。通过这些学习,朱德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有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觉悟程度和理论水平大为提高。
    用实际行动,践行终身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初心
    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和重大挫折,朱德始终没有动摇。越是危难关头,他越是信念坚定。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潮汕失败,朱德所部孤立无援,他挺身而出,稳住军心,斩钉截铁地说,黑暗是暂时的,要革命的跟我走,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延安时期,为了鼓励干部学习,党中央曾规定以马克思的生日5月5日为“干部学习节”,朱德被评为第一届学习节的“模范学生”。
    80岁时,朱德还坚持研读党中央规定学习的32本马列著作。他说,“学习马列主义,第一便要求能正确地认识客观现实、认识世界”,“第二个要求,便是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把理论运用在实践中来改造实际,从改造实际中更加丰富了发展了理论的内容”。89岁时,他亲笔写下“革命到底”的条幅以铭志。90岁时,他又写下“全党团结紧,险峰敢登攀”的诗句。在临终前不到两个月,他看到《共产党宣言》新译本后,不顾年高体弱,驱车到中央党校,看望参与翻译的同志,一起交流对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心得。
    
    ▲年事已高的朱德仍坚持学习
    在去世前他不止一次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朱德逝世后,康克清遵照他的遗愿,将两万多元存款,全部作为党费交给组织。他用“倾心为国志无违”“一息承肩总未休”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不忘初心,不愧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楷模。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