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叶临之 中篇小说《伊斯法罕飞毯》发表后,相继获得了选刊们的关注和垂青,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真的在讲述一个会飞的故事。 我先要梳理一下小说的构成问题。诚然,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会飞的故事。神话的、局势的、现时的、宗教的、高原的故事,与旅行、放逐组成结合体,一万种可能穿插于文字中间,它们的集合,有可能构成一个活生生的灵魂。至于上面的影响因子,它们是小说中的情节和线索,是小说中的结构布置,它们噬咬、铆合在一起,推动故事的前行(在这里,我要致敬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在众多杰作中为后人提供了大量经验与灵感)。小说里的一切,让俗世的我们明白,人是现实中的人,历史中的人,是文化传统中的人,人会恐惧,也会追求。 曾经,我出没在高原城市奥什的大街上,高原炙热,太阳似乎无边无际地笼罩着这座高原城市,现代化的大街上有喷泉和公园,咖啡厅随处可见,墙上贴着五彩琉璃瓷砖的大小清真寺遍布城中,我和本地朋友出入当地餐厅,孜然、洋葱和小茴香成为最熟悉的味道,这是满怀异域风情的城市生活。当然,如果离开城市再走远点,广阔的高原上偶尔出现低矮的土黄色屋室,它们点缀在高原,让风和阳光来回冲刷,这样的风光一直延续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乃至土耳其。当有一天,我登上世界文化遗产地、山体不太高大的圣山苏莱曼山,站在观景台上,开始自我的笃思:为什么来到这里?具体到小说《伊斯法罕飞毯》中,帅奎为什么从W城来到这里?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的部分,让我不得不承认——这关乎理想主义的构成,开启地理上的跋涉,等同于心灵上的放空。在和平的年代,理想主义并不容易践行,但是它会以各种方式告诉我们,关于它的部分一直在流传。 从现实出发,现在,中、西亚是全球热点(阿富汗局势问题在近一年来得到空前关注),我们发现宗教与意识形态在亚洲是如此顽固的存在,在陌生的异域高原,现实主义是一个重要话题——它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里是一种阐释,在帕慕克的小说里得到另一种阐释。就像现实主义有一万种可能,我想要叙说另一种可能的阐释。所有地方大概都有美丽的艺术,有美好的际遇,我们都渴望能飞,而《伊斯法罕飞毯》所要讲叙的是,当一个身心疲惫的人到达至暗时刻,要不要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无路可走后的归处在哪里?作为一个中国人,当我们知晓古老神话故事,那么所罗门王的传说已经送达,我们仍然能够痴迷于艺术的道具,这就是飞翔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