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原始儒家与原始道家无根本分歧——《老子研读》读后

http://www.newdu.com 2021-06-30 国学网 欧阳祯人 参加讨论

    《老子研读》,董平著,中华书局2015年7月第一版,36.00元
    《老子》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自本自根的经典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老子》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董平教授的《老子研读》篇幅不大,但是对《老子》的诠释,批隙导窾,为纠正我们长期以来对《老子》的误读,不遗余力。本书对字词句问题的讨论,始终与哲学思想相表里;对老子道家思想的阐述,始终与儒家哲学相激发;中西合璧,贯通今古。本书对《老子》“道”进行了精微的阐发,为《老子》文本的系统诠释、为我们当代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书的第一个特色,就是能够从老子思想的本身、中国哲学史的脉络,甚至是从世界哲学的角度来讨论问题,对《老子》的相关思想予以定位。我的意思是说,从哲学专业的角度出发来讨论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需要专业素养与理论基础。这部书的81讲,每一讲总是能够用一两句话把本章的主旨,所要讨论的问题讲清楚,提纲挈领,便于初学者置身其中。由于这个主旨是从哲学思想的研究角度指出来的,因此,往往使整章的讨论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进行,在一个特定的框架下,字句的考订往往能够抓住思想的实质进行,始终没有游离于思想的主旨之外去。例如在诠释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句的时候,作者的断语高瞻远瞩:“《老子》开篇的这几句话,即使我们把它放到人类思想的全部历史中去考察,也是最富有智慧的关于世界现象的本源性思考之一。这句话所包含着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就中国哲学史而言,它最为重要的意义则在于,这是关于无限者的自身存在与人类语言自身局限性问题的最早触及与确认。”在讨论《老子》的各种著作中,能够像本书这样简易直截,直奔哲学主题,而且十分深刻的著作,并不多见。类似这样的深入发掘,还体现在本书的第三、四、十四、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五、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八十讲等哲学意味比较浓厚的章节中,不胜枚举。虽然各章的情况很不相同,但是作者始终能够根据文字本身的内容出发,选好角度,一针见血,手到擒来。这为真诚希望了解《老子》思想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书的第二个特色,由于作者是文字训诂与文献整理的行家里手,所以,思想上的高屋建瓴,始终都是与细致绵密的文字考证相表里的。任何一个观点,并不是人云亦云,必须从文本出发,从事实出发,从扎扎实实的考证中得来。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极不容易的。只有受过真正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够做到像本书作者一样正宗、本色、当行。比如第十章“天门开阖,能为雌乎?”作者仔细比较了帛书本、王弼本的不同,参考了王弼、苏辙、河上公、高亨、范应元、焦竑、魏源等各种观点,考镜源流、鉴别优劣,然后从哲学思想上与作者考订的正确结果相遇,然后阐述《老子》相关的思想,六通四辟,庖丁解牛,令人豁然开朗。这样的诠释有历史的深度,有学术的视野,有哲学的方法,有现实的关怀,直接落地到中国社会的现实。廓清了历史的迷雾,把“天门”直接诠释为“心”,使之成为一种认识的感官与知体,《老子》的思想由此而明白畅达起来。再比如,第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关于“其可左右”解释,先证王弼、任继愈、陈鼓应之非,“均为不得要领”,然后拿出看家的本领:“‘其’字在这里是用为副词,义与‘岂’同,犹口语‘难道’之意。‘其’作‘岂’义,实古书中常例。‘左右’即是把持、把捉、驾驭、控制之意。所以这句的意思原是显明的:大道普氾而遍在于一切处,难道它是可以被左右、被把持、被驾驭的吗?既是不可左右,不可驾驭,不可把持,那就不能拂逆,不能违越,而只有顺应。”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解释是简易直接、简单明了的,但是,文字的考证虽似简单,可引起思想上的革命却是深刻的。此前对“道”的理解,与在本书中的理解,境界、格局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在董平老师的笔下,“道”是一种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形而上的存在,完全无法把握,怎么可能被左右呢?这才是老子之“道”的本来状态、究竟面貌。
    本书第三个突出的贡献,就是在诠释《老子》的时候始终与儒家作比较。有哲学基本观念的比较,也有哲学与政治思想的比较,更有人文学与社会学的彼此照应。作者始终是站在春秋时期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同情地解读老子,殊为难能可贵!作者旗帜鲜明,把《老子》诠释成了一部积极入世的巨著。这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原始儒家与原始道家不仅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资源,而且在根本的大是大非、大本大原问题面前,并没有根本性的巨大分歧。长沙马王堆帛书文献揭示孔子老而好《易》,郭店简“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三言以为使不足,或令之有乎属:视素抱朴,少私寡欲。”(《郭店一号墓楚简·老子甲》)的文字,近些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相关讨论已经很多了。本书作者在《老子研读》一书中指出:“公平地说,老子在本章中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对于‘仁义’、‘孝慈’等价值的否定,甚至我们可以说,他在本质上是肯定这些价值的。不过在他看来,所有这些价值却不具有被单独倡导的必要性,因为它们仅仅是在‘大道’废坏之后才出现的……”类似的话还有多处(例如第三十八章等等),展现了老子道家与儒家多层面的关系。作者的相关讨论是相当深刻的,因为讨论的内容最后穿越了儒家与道家、普遍与相对、无限与有限、抽象与具体、实在与虚无之间的纠缠,最终是对老子政治哲学理想深入、究竟的讨论。在各种比较中,在最大程度上,彰显了老子道家的思想价值。
    董平教授的《老子研读》还有很多精彩之处,可惜笔者笔力有限,开学以来各种工作也很忙,所以,浅尝辄止,非常浮泛地说了上面的三点,挂一漏万,隔靴搔痒。诚挚希望学术界对这部专著予以应有的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