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汉印文字征》之后又一部里程碑式著作——评《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

http://www.newdu.com 2020-11-24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赵平安、李婧、石小力编纂,中西书局2019年12月第一版,680.00元
    秦汉印章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在艺术史、文字学、历史学等领域一直很受关注。作为官私用印的遗迹,秦汉封泥和秦汉印章互为表里,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长期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秦汉印章和封泥作过研究,积累了丰盛的成果。而秦汉印章和封泥文字编的编纂,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清代开始,就有人编纂专门的汉印文字编,如《汉印分韵》《缪篆分韵》等,早已成为喜好篆刻的朋友们的案头读物。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汉印文字编,当推罗福颐先生的《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
    《汉印文字征》起初是与罗福颐先生另一部收录战国玺印文字的《古玺文字征》合在一起,于1930年由上海蟫隐庐书店印行的。罗福颐先生后来对《汉印文字征》陆续进行补充,经过增订以后的《汉印文字征》于1978年由文物出版社单独印行。此书出版以后,罗福颐先生为故宫博物院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奔走大江南北各省市博物馆,所见汉印更多,遂续编《汉印文字征补遗》一册,1982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2005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增订汉印文字征》,由罗随祖先生把《汉印文字征补遗》分散插入正编而成。《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因收罗汉印文字齐备,一向很受学界推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的不足或局限也日渐明显。因成书较早,《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只收录了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印章封泥资料,而此后新发现的印章封泥资料甚多,亟需增补;两书主要收录汉印,缺少秦印这一甚为重要的环节,使得人们无法准确掌握从秦印到汉印演变的完整过程;两书的字样都出自手摹,与原印相比存在差距,而且在摹写时也不免出现某些失误;从今天的文字学水平看,两书中的文字释读也有不少可以商榷之处。虽然已经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作过校订或补充,但大都分散且不成系统,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要。有鉴于此,赵平安先生与学生积数年之力,编成了《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这部能够反映秦汉印章封泥最新研究水平的文字编。
    《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在吸取《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优点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或推进。我认为,该书的长处或特色在如下几个方面表现最为显著。
    其一,取材宏富,收录文字齐备。秦、汉印章封泥都属于篆书,适合于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首次将秦、汉两个朝代的印章封泥文字汇集在一起,填补了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该书收集的秦汉印章封泥资料甚为丰富,不仅包括了专门的印谱封泥著录中的材料,也包括了散见于各种发掘报告、简报中的材料,可以说已经对截至2017年公布的秦汉印章封泥作了一次穷尽性的收集和整理。
    其二,体例完备,字形保真。该书共分五个部分: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参考文献。正文以《说文》五百四十部为序,每条之下先收楷书字头,楷书之下附入该字小篆形体,小篆之后为印章封泥字样,并注明出处、辞例。附录中收入未释或待问的字。索引有笔画和音序两种。附录详列参考书目。作为工具书,《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的体例已经相当完备,颇便读者使用。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在获取字形时充分利用了最新技术手段,因而避免了字形失真的毛病,满足了书法界、文字学界对字形保真的需求,当然也保证了该书的学术质量。
    其三,文字释读准确,反映了当前研究的最新水平。主编赵平安教授长期从事古文字学、文字学研究,对秦汉文字用功甚深,此前已经出版过《隶变研究》《〈说文〉小篆研究》《秦西汉印章研究》等高水平著作。因此,该书的文字释读准确,并多有创获。该书在编纂过程中注意吸收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真正做到了择善而从。在此基础上,该书还新考订了一批疑难字和误释字,因而提高了该书的学术质量。
    就个人体验而言,我对该书的检索方便印象最为深刻。因为该书除附有许多文字编都有的笔画索引之外,还附有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音序索引。
    总之,《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既是一部便于读者使用的工具书,也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李学勤先生在序言中说,《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是《汉印文字征》之后又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我读了之后深以为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