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打开黑色电影黑匣的7把钥匙(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科学时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把黑色电影放置在生产它、消费它的语境中,将它理解为现代—后现代话语的产物。于是,所谓黑色电影不再是一种自在自为、兀自衍变消亡的类型片,不再是一种以低调布光、不规则构图等表现主义视觉特征为标志的审美风格,当然也不复是拥有硬汉侦探和蛇蝎美女的影片,那么,黑色电影到底是什么呢?纳雷摩尔教授没有给予任何答案,因为它本身就没有答案。”徐展雄说,“然而,黑色电影对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道德标准提出质疑,对人性的探索更深入一些。黑色电影的命题会引导我们思考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对当代社会环境、对人性、对我们的生存状态有更深刻的思考,这正是黑色电影的意义所在。”
    黑色电影的前世今生
    徐展雄介绍,黑色电影产生于二战期间到上世纪50年代末,通俗的标志是从《马尔他之鹰》到奥逊·威尔斯的《邪恶的接触》,这是黑色电影的黄金时期,也叫历史中的黑色电影。事实上,在放映之初,这些片子在好莱坞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后来它们被送到法国参加影展,却受到了法国超现实主义影人的热烈追捧。而黑色电影Film Noir中Noir这个词,正是来源于法语。法国的知识分子把这个名字赋予弥漫着黑暗的氛围、讲述城市中落寞悲剧的黑白电影。
    黑色电影的出现,得益于美国一批侦探作家,比如雷蒙德·钱德勒、詹姆斯·凯恩等,这些人擅长描写美国当代都市中令人绝望的地下社会故事。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二战,美国人持有的美国梦破灭了,对美国的价值观持怀疑态度,这时候出现了特别多关于罪案、凶杀的社会新闻,报刊上经常有惊人耸听的消息。侦探作家们根据这些新闻进行创作,他们往往受过报刊训练,语言简练。作品中主人公不再是全知全能的叙事者,而是行走于这个都市之中身处困境的一个人物。在这个过程中会遭遇犯罪分子、黑人、流浪者,当然还有最著名的蛇蝎美女。这一系列的小说后来被改编成黑色电影,成为了风靡一时的黑色电影浪潮。
    在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的短暂萧条后,黑色电影在70年代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些电影是以彩色宽银幕的方式重新去讲述黑色电影的故事,讲述生活在纽约、洛杉矶、迈阿密这些都市中的人们遇到的困境。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有关黑色电影的黑色电影。在电影中,戏仿不断出现,重新利用以前的黑色电影中的意象、桥段等等。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它存在于科恩兄弟的电影《老无所依》、存在于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等电影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