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莎士比亚的妹妹是个朋克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新京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英)卡特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9年5月 / 26.00元
    想想吧,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妹妹,有天才,爱写作……这是维吉尼亚·伍尔芙提出的有趣命题,引来“女性主义者”对莎翁“厌女症”的控诉无数。谁曾想,莎士比亚与他的“妹妹”竟相隔三百年之久,而且还是个“朋克”?与伍尔芙的悲戚想象不同,来自英国的天才女作家安吉拉·卡特似乎属于战后崛起的第一批反文化、亚文化群体,是个淘气叛逆的妹妹。
    “明智的孩子”来源于英国俗谚:明智的孩子认得爹。只是卡特笔下,明智孩子是存在的(一对歌舞女郎姐妹花),爹却是缺席的(一位不认女儿的专演莎剧角色的著名演员)。姐妹花身为私生女,于下层社会一路摸打滚爬,想认爹而不得。卡特借人物(小说中一位了不起的男性魔法师)之口忿忿地说:“都说明智的孩子认得爹,但认得自己孩子的爹才更明智。”爹把纸壳做的王冠看得比财富、名誉、女人、孩子更重要,姐妹花由单身养母带大,她们活得艰辛,但一生天马行空,疯狂而快乐。《明智的孩子》伪托回忆录,由姐姐展开叙述,回顾一生传奇与混乱的家族历史。
    《明智的孩子》被称作“女性版的《百年孤独》”。在这里,女孩们出生、长大、讨生活、恋爱、分手、受孕、疯狂、死去。更多的时候,她们唱歌、跳舞。走运时,一曲畅快的舞;悲伤时,一支哑默的舞。一对孪生姐妹互为镜像,就这样舞过了一生,此生最爱是对方。“母亲是事实,父亲是流水席”。并非故事中女人比男人更风流,事实上,“父亲”的艳史远比女儿多,而是书中的男人没有爱的力量,连亲生骨肉都不敢面对,只能沦为虚幻轻薄的幻象。
    这是一部向莎翁致敬的戏拟之作。以戏拟为跳板,向更严肃的情感纵情一跃。一场场莎剧主题的化妆舞会,演员是一群疯魔人物。全伦敦的阿猫阿狗齐集一堂,滔滔不绝说着狎昵的俏皮话,造就一桩桩风流韵事,等待着下一场即将上演的荒唐戏码。姐妹花住在莎翁路49号,父亲及各种扯不清道不明的家族成员大都在莎剧演出中饰演角色,父亲是高贵而盲目的李尔王,姐妹花是《仲夏夜之梦》中的豌豆花和小芥子。“存在还是不存在”的神圣问题在姐妹们嘴里变成“加奶油还是不加奶油”。
    “应对生命悲剧的歌不是悲歌。”古希腊大智者苏格拉底早早说过。他饮鸩自绝,临终前吟一首“天鹅之歌”,那是一首欢乐的歌。传说天鹅乃阿波罗随从,死前不唱悲歌,只唱欢歌。当我知道《明智的孩子》是卡特的最后一部作品时,“唱歌跳舞是多开心的事儿”这句反复出现的话顿时有了别样的意义,严肃敬意油然而生。安吉拉不是威廉哥哥的乖妹妹,她不写哥哥的悲剧,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无意咏唱悲歌,而是用一首劲爆热辣的欢乐之歌昭告我们:谁说承载生命的悲剧,非得靠悲剧诗人的哀叹歌哭不可?唱歌跳舞是多开心的事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