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78年为标志,中国妇女的生存与发展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发生了变化。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分层加剧,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妇女参政议政、妇女经济参与及就业和收入、妇女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0年和200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主持了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调研。耐人寻味的是,2002年调研课题组以《妇女地位:进步还是倒退?》为题,公开发表了第二期调研讨论会主要观点综述。这反映了对改革开放以来妇女生存与发展整体状况把握的困难以及社会与学界判断的迟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改革开放30年江苏视角的《妇女生存与发展30年》出版了。这部专著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影响妇女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诸如妇女的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健康和教育等分别深入研究,用充分的论据令人信服地得出了妇女地位进步和生存状况改善的结论,并印证了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的论断。 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主的经济学研究团队的集体成果。女性研究女性问题自有性别的价值视角优势。虽然男性一直在提倡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关注女性存在的价值,但是他们在承认女性的同时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夹杂否定的现象。研究者似乎也不愿意做女权主义的代言人。女权主义的思想家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将焦点放在女性群体与男性群体的关系上,而忽视妇女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偏好与选择。书中对江苏已婚妇女就业与子女养育行为的实证研究、家庭养老与父母健康和女性劳动供给的实证研究以及江苏农村妇女健康需求的实证研究,其结论和政策建议新颖,富有启迪,令人回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