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无花果落地的声响》:一首乡愁与情爱的凄美挽歌

http://www.newdu.com 2020-09-27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关键词:乡愁 亦夫 悲悯
    9月4日,第五届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在中山市揭晓并举行了线上颁奖仪式。在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部作品中,经过评委们严格的初审和终审,9部作品入围,亦夫的长篇小说《无花果落地的声响》最终摘得了优秀作品奖。这个消息对我而言,既意外又在意料之中。意外的是亦夫被誉为“文坛独行侠”,一直游离在各种文学组织、文学活动和文学奖项之外。而在意料之中,是基于我对亦夫作品的自信,获此大奖属于实至名归。这部新作当初刊登在《当代长篇小说选刊》时,我便读过,是近年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难得让人手不释卷、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长篇力作。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单行本,我又读了一遍。正如中山文学奖的颁奖词所述:亦夫的语言华美如诗,情绪敏感入微。他将日本文学中最为精髓的部分融入到汉语之中。这让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独一无二的美感,让这个凄美的故事变得柔和,伦理的禁忌与身体的乡愁也获得了合理的证词。《无花果落地的声响》在看似传统的叙述中,小心呵护着个体的秘密与情感,从而拥有了高贵的气质。
    《无花果落地的声响》是一部描写情欲和乡愁的小说。旅日作家罗文辉是小说的主人公,在其岳母井上惠子的葬礼上,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心扉,讲述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畸形情欲,也讲述跨国婚姻扭曲下,一言难尽的乡愁。北京和东京,都有他的家,但他流浪的灵魂却无所皈依。与所有讲述旅居人故事的小说不同,亦夫的小说较深地沾染了日本文学中“物哀”的愁绪。它细致入微、感性丰沛;它让细节荡漾出细节,让情绪发酵出情绪,情欲和乡愁于是被掰开,被揉碎,展现出一种优美、凄美甚至禁忌之美。文学评论家李建军说,该书是一部精美的作品,像景德镇的瓷器一样精美,每一个句子都写得极为用心,叙述舒缓而低沉,含着感伤而甜蜜的意味,使人陶醉。此书标志着作家亦夫写作的巨变和成熟。作家胡赳赳读罢此书后认为,亦夫的新作,将精巧的构思编织于一张人性的大网中,揭示出最基本的善是作为“人”最高伦理法则,是在日本的开枝散叶,也是亦夫独闯文坛匠心之作。日本知名汉学家荒井利明则认为,亦夫笔下的日本,对于日本读者而言,既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许多被我们自身所忽视的特质和细节。
    亦夫曾经说过,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做到既能让“会看的”有门道可看,又能让“不会看的”有热闹可瞧。亦夫第一部长篇小说《土街》既能成为一时“洛阳纸贵”的畅销书,又能作为一本严肃文学作品而走进评论家们的视野,正是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特性。在此之后,亦夫陆续出版了十几部长篇小说,引人入胜一直是其作品在书市畅销不衰的原因。已故作家陈忠实曾这样评价亦夫的作品: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对作为读者的我都是一个谜。这个谜是猜不透的,因为亦夫笔下的这些人物总是离轨,离开通常生活经验判断之轨。每一个人物,对作品中的另一个人物,即使是至亲至爱的人,也是一个谜。一个人物的生活形态和意志选择,对另一个人物都构成猝不及防的意外和由此产生的生命惊叹,而且是连续性的。一个人物既猜不透另一个人物的过去,也无法料知哪怕刚刚分手之后的惊天异变。这样,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生活历史之谜和正在连续发生的难以料知的演变之谜,织成了一张奇幻而又诡秘的网。人物对人物的谜底的破译过程,便是心灵与心灵的一次又一次沟通的完成,伴随着各种色彩的眼泪和生命的咏叹。作为读者的我,自然是随着人物之间的交织着痛苦和咏叹的交流,才得以破解一个个生命个体的心灵密码,这使得亦夫的小说聚足了使我越读越放不下的吸引力了。陈忠实的这段话,我觉得是对亦夫作品特色最准确的评价。
    亦夫的小说一直在寻求变化,起初的《土街》和《媾疫》是乡村题材,随后的《玄鸟》和《城市尖叫》是都市题材,再随后的《迷失》是黑色幽默,《一树谎花》则是有关宗教救赎……但始终不变的是,表达跟人类生存相关的哲学思辨,是亦夫小说创作的一贯追求。亦夫小说的变与不变,同样也体现在《无花果落地的声响》一书中。变在于题材和叙事方式:这是亦夫在移居东瀛二十年后,第一次将日本生活作为写作的题材。过去的长篇小说,他都是以第三人称讲述故事,而这本新作,则是第一次采取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不变则是依旧延续了魔幻叙事的一贯风格,依旧保持了探究人性的锋芒和深度。我曾读过一篇有关亦夫写作的访谈,他说这么多年来,自己放弃公务员身份,放弃生活中的诸多可能,一味地选择了职业写作,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写作给他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相对于那些号称为了所谓的道义责任而苦苦坚持写作的人,我更欣赏亦夫的这种写作状态。
    亦夫曾经说,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写一部充满大悲悯的作品,像上帝的目光一样充满宽容地俯瞰众生。以亦夫纯粹的写作心态和近年来日趋圆熟的写作技巧,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终有一天会完成自己这部梦中之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